財經365訊(編輯:一諾)2018年,是P2P集中爆雷的一年,身邊就有朋友因為信任廣告和名人效應,導致血汗錢難收回,半年多的時間一直在維權的路上。近期,多家P2P被偵查,部分機構存在涉嫌非法集資、自設資金池等違法違規行為。這是又有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錢要不翼而飛了,小編真替他們心疼啊。前幾天的年終總結大會上,不少大咖都表現2019年的理財市場,仍然是現金為王的一年.在此,小編奉勸你們一句,對理財投資不甚了解的朋友們,還是繼續現金為王吧。
P2P爆雷平臺幾乎全部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廣大出借人被戴上“參與者”的帽子,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登記,錄供畫押,其合法權益卻得不到充分保護。平臺高管多被執行強制措施,或拘留或逮捕。
P2P網貸領域從誕生到現在,一直用廣告和名人打響知名度,以高額的回報率為噱頭吸引民眾存款,部分平臺提供的是資金之間的撮合服務,一旦出現大批量資金同時提取,將很難繼續正常的運轉,從而導致資金入不敷出,從而所謂的閉環將處處都有口子。
一、多家P2P被偵查
P2P被偵查
1月12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發布關于“中融投”非吸案的最新進展。截至目前,深圳警方已對62家網貸平臺立案偵查,對190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為投資群眾追回23億余元經濟損失。2018年,已有近1300家網貸平臺陸續退出P2P行業。不久前,千億級網貸平臺宜貸網發布良性退出公告,平臺內所有產品停止發標,關閉注冊和充值通道。P2P爆雷平臺幾乎全部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廣大出借人被戴上“參與者”的帽子,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登記,錄供畫押,其合法權益卻得不到充分保護。平臺高管多被執行強制措施,或拘留或逮捕。
P2P網貸領域從誕生到現在,一直用廣告和名人打響知名度,以高額的回報率為噱頭吸引民眾存款,部分平臺提供的是資金之間的撮合服務,一旦出現大批量資金同時提取,將很難繼續正常的運轉,從而導致資金入不敷出,從而所謂的閉環將處處都有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