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低空經濟受益于政策利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推動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的新增長動力。許多地方也紛紛出臺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
低空經濟是指以有人和無人駕駛飛行器為主要推動力,引領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一種綜合經濟形態。直升機、無人機和eVTOL等飛行器是低空經濟的主要代表。
A股市場上,飛行汽車概念板塊備受追捧。截至3月13日收盤,中信海直漲停報收,而萬豐奧威、臥龍電驅、天成自控、商絡電子的漲幅均超過4%。
多家公司正在投入資源發展飛行汽車技術。
有機構預測,隨著政策和技術突破的共同推動,2024年將迎來低空經濟的開端。飛行汽車產業,以eVTOL為代表,正在迅速發展。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推出了代表性的eVTOL產品,并正處于試飛測試和適航認證階段。
3月8日,小鵬汽車宣布,他們的飛行汽車“旅航者X2”成功地在城市CBD的“天德廣場—廣州塔”區域進行了低空飛行。
當天,廣汽集團的飛行汽車GOVE在廣州CBD上空進行了飛行展示,這是該車首次在城市繁忙的低空環境中進行飛行驗證。據稱,GOVE是廣汽集團自主研發的一款純電動垂直起降飛行汽車,最大起飛重量為550千克,最大航程為30公里,已進行了300多次驗證。
廣汽集團宣布,根據計劃,將于2025年開始試行飛行汽車,到2027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到三座城市實現"多元站點-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方位智能出行服務。
不久前,世界上首次公開演示了一次成功的全球首條跨海跨城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線飛行。這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名為“盛世龍”,在深圳蛇口郵輪母港起飛,飛行到了珠海九洲港碼頭,全程用時大約20分鐘。據悉,一旦獲得適航證,預計該航空器將在2026年開始進行載人飛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將有數百條航線和上千個起降點進行商業運營,預計單程票價約為300元。
多款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品的飛行測試獲得成功,助推低空經濟邁向現實。濟懋資產合伙人丁炳中博士指出,目前市場上飛行汽車的概念主要圍繞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展開,這些飛行器承諾提供快速、環保、高效的城市和城際交通解決方案,展現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開源證券的預測,隨著eVTOL大規模應用,每個座位的成本有望降至200元至300元,比目前出租車的單程價格低50%,通行效益顯著提高,有望成為未來重要的出行方式。載人客運市場前景廣闊,可能加快eVTOL市場發展。
在政策推動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低空經濟正在快速發展。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指出,由于eVTOL飛行器擁有環保、經濟、便捷、安全和高效等優點,并且適用于城市間快速運輸,他對其未來發展潛力持樂觀態度。
有許多中心問題需要解決。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雖然飛行汽車展現了巨大的發展前景,但目前仍處于“零到一”的初級階段,還有多個核心問題需要解決。
劉有華指出,在eVTOL的發展階段要面對電池技術、法規安全、技術挑戰和市場接受度等問題。目前電池技術制約了飛行器的載荷、航程和續航力,eVTOL的監管體系尚不完善。此外,消費者可能對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心存疑慮。
相對于傳統飛行器,eVTOL在成本和安全特性方面具有優勢,但目前這些優勢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就成本而言,現有的低空技術尚未能將成本降至一種廣泛可接受的水平,短期內難以推廣使用。而與地面事故不同,現有的低空技術在確保產品安全的同時,難以實現大規模應用。要使eVTOL符合現有法規,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寶曉輝認為,eVTOL目前還在技術積累階段,現有技術還不足以支撐低空經濟宏大的規劃。目前的技術突破可能更多局限在特定領域。
丁炳中還指出,盡管eVTOL技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要實現商業化運營,必須在能源效率、電池技術和飛行控制系統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此外,保障飛行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技術發展的首要任務。這涉及確保飛行器本身的安全性以及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有效性,以防止空中碰撞并保障緊急情況下的安全著陸。同時,飛行汽車還需要相應的起降基礎設施,如垂直起降場(vertiports)的建設和維護,這是實現商業化運營的必要條件。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