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國光電氣和思科瑞分別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在2024年3月11日收到了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張亞的家屬通知。張亞的家屬已收到永清縣監察委員會頒發的《留置通知書》及《立案通知書》,張亞本人已被實施留置措施。
同一天,超越科技發布聲明稱,公司近期收到了和縣監察委員會發布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董事長高志江正在接受留置和立案調查。
另外,萊茵生物宣布,公司的實際控制者秦本軍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而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行政處罰與市場禁入預告書》。
國家光電氣、思科瑞公司:董事長張亞已被實行留置措施。
3月12日晚間,國光電氣發布公告稱,該公司于3月11日收到了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張亞家屬的通知。通知表示,張亞家屬已經收到了永清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而張亞本人則被實施留置。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有關有權機關向公司發送與上述事項相關文件的通知。在董事長無法履行職責的情況下,副董事長吳常念將代為履行相關職責。
國光電氣宣稱,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正常,擁有健全的治理和內部控制機制,已妥善安排相關事宜。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的控制權未發生變化,這一情況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當晚,思科瑞發布公告稱,在2024年3月11日公司收到了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張亞的家屬通知。張亞的家屬收到了永清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導致張亞先生被留置。
根據國光電氣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張亞先生擁有碩士學歷。自2000年10月起至今,他擔任深圳市正和興電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自2018年5月至今,他還擔任成都國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2017年8月至2020年5月期間,他曾擔任成都思科瑞微電子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自2020年6月起至今,他也擔任成都思科瑞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根據資料顯示,國光電氣是在1981年成立的,于2021年在上交所進行了上市。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研發、生產和銷售真空和微波應用產品。它的主要產品包括微波器件、核工業設備和部件,以及其他民用產品。截至3月12日,該公司的股價收盤為79.97元/股,總市值為87億元。
國光電氣最近發布了2023年度財報。2023年的營業總收入為7.44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18.35%;凈利潤為9010.08萬元,同比下降45.74%;基本每股收益為0.83元,同比下降45.75%。
根據思科瑞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度,公司的總營收為2億元,同比下降17.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11.15萬元,同比下降51.6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75.27萬元,同比下降52.19%。
科技超越:高志江,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因涉嫌犯罪,已被留置并接受立案調查。
同一天,超越科技發布聲明稱,公司收到了和縣監察委員會頒發的《羈押通知》和《調查立案通知》,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志江被羈押并接受立案調查。
超越科技表示,除了高志江先生外,其他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均在正常履行職責。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和業務流程,生產經營和管理情況正常,日常經營管理由高管團隊負責,他們已經妥善處理了相關事宜。截至公告發布日期,公司未收到任何有關機構對其進行調查或要求配合調查的文件,暫時還沒有關于留置調查的進展和結論。
根據超越科技2022年度財務報告顯示,高志江,男性,生于1972年,是中國國籍,在2019年12月之前擔任超越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自2009年7月該公司成立起。他沒有境外永久居留權,教育程度為初中。在2019年12月至今的期間,他擔任公司董事長,并且在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間還擔任過凱越檢測的監事。
根據公開資料,超越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固體廢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環保企業。其主要服務包括處理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以及拆解廢棄電器和電子產品。主要產品包括部分工業危險廢物的資源化利用產品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拆解產物。高志江、高德堃和李光榮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分別擔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和總經理。
超越科技最近發布了2023年業績預測,預計該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為負1.05億元至負1.37億元。公司表示,受到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的影響,運營成本上升,進而擠壓了公司的利潤空間;同時,由于行業形勢的變化等客觀原因,業績受到存量資產信用減值和資產減值計提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致使公司凈利潤呈現虧損。
截至3月12日收盤時,超越科技股價為16.22元/股,總市值達到15億元。
萊茵生物:主要控股股東等將面臨證監會總計罰款逾五百萬元。
萊茵生物在3月12日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秦本軍的通知,稱其當日接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編號:處罰字〔2024〕29號),主要內容如下:
“萊茵生物”公司的實際控制者秦本軍是通過中介認識了王洋。2021年,秦本軍投資了1.2億元購買了“大華優選二號”等四只私募基金產品,并授權給王洋進行操作和管理。自2021年4月14日至11月15日期間,王洋利用“陳麗鳴”等28個證券賬戶,通過資金和持股優勢,連續控制交易“萊茵生物”股票,從而影響了股票的交易價格和量。
王洋和秦本軍被指控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55條第1款和第3項規定,構成了“《證券法》”第192條所述的操縱證券市場行為。根據第192條的規定,對王洋和秦本軍操縱“萊茵生物”行為,應沒收違法所得138.18萬元,并處以414.55萬元罰款,其中對王洋罰款207.28萬元,對秦本軍罰款207.28萬元。
根據《證券法》第221條和《證券市場禁入規定》(證監會令185號)第3條第1、5、6項,第4條第1款第1項,第5條和第7條第1款的規定,中國證監會計劃對王洋、秦本軍實施分別為期5年的市場禁止措施,自公布決定之日起,在禁止期間內,不得在原雇主機構從事證券業務、證券服務業務或者擔任該證券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機構從事證券業務、證券服務業務或者擔任其他證券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萊茵生物主要專注于生產和經營天然健康產品,其產品范圍包括羅漢果提取物、甜葉菊提取物、工業大麻提取物、茶葉提取物以及其他保健和護膚提取物,例如八角提取物莽草酸、紅景天提取物、積雪草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等。該公司的上游主要涉及農業領域,而下游產品應用領域包括食品、飲料、醫藥、保健品、化妝品和動物飼料等。
截至3月12日收盤, 萊茵生物的股價為7.06元,總市值達52億元。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