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A股小幅調整, 上證指數 收漲,但 深證成指 、 創業板指 、 科創50 和 北證50 等指數皆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市場成交額再次超萬億元,為10755億元。
板塊方面,Wind 數據顯示,新質生產力、軍工、算力、汽車和貴金屬表現可圈可點,而前期強勢的機器人、網絡游戲和互聯網表低迷。
3月5日,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實際凈買入15.54億元,結束連續兩日凈賣出態勢。其中滬股通凈買入4.48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1.07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1609.09億元,占A股總成交額15.08%,交易活躍度上升6.27%。
//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出爐 //
3月5日,國務院公布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主要成就包括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長5.2%;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 城鎮調查失業率 平均為5.2%;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5%左右。除了就業、居民消費價格和糧食等具體目標,還特別提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
財政方面,今年將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不計入赤字。同時,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 專項債券 3.9萬億元。赤字率擬按3%安排。確保財政總的支出規模有所增加,更好發揮拉動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循環的作用,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支撐。
貨幣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社會融資規模 、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 機構點評“關鍵數據” //
廣發證券 點評政府工作報告經濟發展主要目標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GDP目標是“5%左右”,符合預期,可比口徑下的增速要高于2023年。2023年的5%對應兩年復合增速4%,2024年的5%對應兩年復合增速5.1%。
粵開證券 點評稱,赤字率保持在3.0%,新增赤字全部由中央承擔,中央赤字占比82.3%,為近年來最高水平。赤字、專項債與超長期特別國債合計8.96萬億,中央加杠桿,優化支出結構。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是下階段的重要任務,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財政運行緊平衡的問題,更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財稅制度支持。
// 后市主線“各花入各眼” //
政府工作報告發布之后, 平安證券 認為四個方向可能成為市場主線:
第一條主線是新質生產力,關注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方向。
第二條主線是著力擴大內需,“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重要抓手。
第三條主線是中國品牌出海,支持企業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
第四條主線是國企改革,關注央國企市值管理和人工智能布局。
另外,房地產政策延續“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轉型政策導向,關注“三大工程”增量。
國信證券 表示,全國兩會上的熱門話題對股市風格的指引,相較短期交易風格影響,更多體現在年內的中長期影響上。
該機構稱,從行業視角看,重點關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以及新興產業的投資機會。主題投資角度,關注新質生產力主線帶來的投資機遇。重點關注以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以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為代表的未來產業以及數字經濟。
國信證券 還發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兩會都提到的產業,大概率成為全年的投資主題。
光大證券 則認為,3月市場風格或偏向順周期。因為,國內經濟當前正處于數據的空窗期,在經濟數據可得性有限的情況下,投資者對于政策的關注度會顯著提高。從政策端的情況來看,當前各類穩增長政策仍在積極出臺,經濟有望在政策推動下持續修復,未來市場或許會偏向順周期風格。重點關注石油石化、家用電器、交通運輸、電子、煤炭及基礎化工。
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