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的復蘇尚需時日。
5月22日,A股全天成交額降至7973億元,創近2個月來新低。截至目前,傳媒、通信和計算機行業三大指數年內漲幅仍穩居前三。商貿零售、房地產指數年內均跌超10%,是跌幅靠前的兩大行業。
房地產指數今日下跌0.54%,日線收出七連陰。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今年以來,房地產指數累計下跌11.7%,跌幅排名行業第2位。
單只股票來看,房地產股票超八成今年以來漲幅跑輸同期上證指數。9股今年以來跌幅超50%,*ST中天、*ST新聯、*ST宋都、*ST嘉凱和*ST藍光跌幅排在前五位。
*ST中天累計跌幅73.51%,是跌幅最大的地產股。截至2023年5月18日,公司股票收盤價格為0.4元/股,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觸及深交所交易類強制退市規定。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19日開市起停牌。
2022年房地產行業首現虧損
房地產股票低迷走勢與行業景氣度下滑不無關系。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與銷售數據。盡管行業政策面釋放寬松信號,但2022年多項房地產數據指標仍保持下探,其中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降幅為10%,罕見進入到兩位數行列。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2年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面臨沖擊和壓力,數據指標持續惡化,市場短期復蘇承壓。
從A股房地產行業整體業績來看,2022年度地產行業遭遇歷史上罕見的大幅下滑現象。數據寶統計,2022年A股房地產公司合計營收2.76萬億,同比下滑8.21%,營收增速創2000年以來最低水平;行業凈利潤合計虧損774.19億元,是該行業2000年以來首次虧損。
2022年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中,超三成凈利潤為虧損狀態。凈利潤虧損超百億的公司有7家,分別是*ST藍光、金科股份、榮盛發展、*ST中天、ST陽光城、*ST泛海和華僑城A。
虧損金額最高的是*ST藍光,2022年公司凈利潤虧損249.42億元,創其上市以來最大虧損。受業績大幅虧損影響,公司股價近些年持續走低。2023年5月9日,*ST藍光收盤價為0.4元/股,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人民幣1元。根據上交所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已觸及交易類退市情形。
2023年房地產投資低迷
銷售面積環比下降明顯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房地產行業的復蘇任重而道遠。2023年以來,隨著各地陸續放開限購,年后部分積壓需求得到釋放,樓市有一定程度升溫。但3月下半月開始,銷售回落明顯。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4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較3月均出現較明顯下降,其中銷售面積環比下降58.9%,同比下降11.8%。
從企業融資角度看,根據中指監測,2023年4月,房企非銀融資規模環比下降兩成左右,信用債發行放緩,企業資金面改善仍不理想。在資金承壓及拿地縮量的情況下,房企拿地、開工積極性持續走低,進一步導致全國開發投資跌幅擴大。
高增長潛力的房地產股名單
由于城市更新的需求,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仍有不小的增長。2023年1-4月,一、二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4.22%,同期,積極推動城市更新的超大、特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青島等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分別同比增長49.62%、18.07%、28.44%、24.54%,優于同能級城市總體水平。
天風證券認為,在完成城市更新項目拆遷改造后,或能短期、局部刺激商品房需求;同時,伴隨一級土地做地收儲,土地供給增加,有望對高能級城市商品房供給形成良好支撐,推動市場熱度回升。
對房地產行業的未來趨勢,中指研究院分析師孟新增認為,短期來看,在市場完全企穩前,需求端仍有望繼續出臺政策:一線城市調控或以微調為主,因區施策,二線城市政策放松力度將持續加強,核心區外有望逐步取消限制性政策。這些措施或對恢復市場信心和穩定市場預期,起到積極作用。
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11只地產股今明兩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達到10%以上。以最新收盤價與機構一致預測目標價相比,首開股份、新城控股、保利發展、濱江集團等4股上漲空間逾50%。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