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資本市場波動不斷,首月上證指數下跌7.65%,創業板更是大跌12.45%,創下6年來最差開局。進入虎年,調整繼續,不少個股遭遇資金拋售,市場情緒低迷。
在劇烈的波動下,私募基金表現不盡人意,就連百億巨頭也難逃一劫。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超9成股票私募收益為負,同時有多家百億私募旗下產品今年跌超10%,部分私募大佬的產品還跌破了預警線。諸多基民也紛紛表示“虧麻了”、“已跌懵”……
01百億私募遭遇重創
2022年,私募基金普遍遭遇業績“開門黑”,凈值大幅下滑成為私募產品的常見現象。據朝陽永續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存續中的24442只私募基金中只有5375只獲得正收益,盈利基金占比僅21%。另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2月14日,百億私募今年以來收益-5.11%,正收益私募占比僅13.27%。
私募數據不“友好”,百億私募產品凈值遭重挫的新聞也屢被報道。
2月16日晚間,業內傳出百億量化私募九坤投資旗下某基金產品1月大跌近40%的消息。據悉,該產品為九坤投資的海外產品,出現暴跌的原因是遭遇“多空打臉”,平層收益回撤超7%,再加上5倍的高杠桿運作,最終導致了39.13%的跌幅。
對此,九坤投資表示,1月份的大幅下跌主要來自阿爾法回撤和市值敞口暴露,基于對策略組合的長期信心,公司已經于2月4日以自有資金3000萬美元申購該基金。據悉,該產品去年中持續開放申購,30萬美元起步,有不少高凈值客戶高位入場。
去年的百億私募亞軍正圓投資也陷入了業績“大敗退”的窘境。據好買基金網最新數據顯示,正圓投資旗下正在運行且凈值近期有更新的65只產品今年來的收益率全部告負,其中有58只產品年內虧損率超過10%,表現最差的12只產品今年來虧損率更是超過20%。
堅守大消費的林園投資也未能幸免,從第三方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開年以來林園投資的收益率為-9.89%,而從其有公布凈值的138只基金開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來看,無一只實現正收益。
02大佬產品觸及預警線
私募產品跌跌不休,觸及止損線的也不在少數,其中不乏市場大佬旗下的產品。
2月11日,去年新晉百億量化私募上海赫富投資發布公告,稱旗下有基金觸及預警線,同時表示目前公司經營穩定,已經對回撤較大的產品做了降倉處理,并進行了更強的風險控制,敞口壓得更緊。
2月8日,由期貨大佬郗慶掌舵的浙江善淵投資發布私募基金觸及止損線的告知函,稱其管理的某只產品觸及止損線。對此,善淵投資回應稱,這只產品因為最近偏多股指和股票,導致回撤比較大。
另外一位私募大佬梁宏旗下的希瓦私募,也有產品凈值跌破0.85元,還有多只凈值在1元以下。
此輪市場下跌的殺傷力之大,就連私募大佬但斌也沒有躲過。據媒體報道,東方港灣旗下合計有50只產品凈值跌破0.8元以下,還有6只產品凈值跌破0.7元。據悉,上述產品大部分成立于市場高點附近,只有一部分產品設有預警止損,大多數是單一專戶產品沒有預警止損。
當然,類似以上觸及預警止損線的私募基金產品并不是個例。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有514只基金單位凈值跌破0.7元,1251只基金單位凈值跌破0.8元。
03股票策略成重災區
大跌之下,不少基金不得不面對清盤的局面。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今年一共有117只基金遭遇清盤,其中109只基金提前清算,占比93.16%,其中百億級私募清盤基金9只,有8只屬于提前清盤。
而股票策略又成為私募基金此次下跌的重災區,在今年遭遇清算的基金中,股票策略基金占比高達64%。資料顯示,2021年業績排名前400的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中,僅29只產品今年以來收益為正,其中232只出現10%以上的回撤。
另據Wind統計,截至2022年2月14日,1月下旬以來有數據更新的私募股票策略基金,其正負收益比大約為1:6。具體來看,在9676只私募股票策略基金中,有1356只取得正收益,占比14%;8246只為負收益,占比85%;另有少量零收益。
04道歉、減免管理費、跟投
產品出現大幅回撤,各家私募也開啟了“道歉模式”。
除了道歉等常規操作外,也有一些私募機構選擇了減免產品管理費和跟投自家產品。
比如前面提到的赫富投資就表示,于2月8日起免收預警產品管理費,并做500萬跟投。至于后續管理費何時恢復收取,將與代銷方及托管機構共同協商確定。赫富投資表示,減免管理費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基金投資者的利益,跟投則表達了公司對自身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充足信心,及與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態度。
據悉,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目前已有多家私募基金采取自購行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底,已經有8家百億私募和2家中型私募開啟自購,累計擬自購金額達到10.25億元。
05普跌之下能抄底嗎?
普跌之下,預警線、止損線、清盤線成為了私募基金的關鍵詞,面對如此行情,可能有投資者會問,現在還抄底嗎?
中植基金產品研究中心表示,近年來多頭產品往往不會設定預警止損線,從數據觀察上看,這類產品即使市場跌幅大,仍算比較穩健的,僅少數接近預警線?;鹎灞P目前并沒有產生較大影響,且本周市場情緒有所回暖,疊加超預期的信貸數據以及未來寬貨幣、寬信用的預期,現在大概率是情緒的底部。
廣發基金投顧團隊在致基金投顧持有人的一封信中稱,經過2021年至今的調整,A股整體估值已經逐漸回歸理性,當前正處于十年的中樞水平。短期內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上升,A股有望出現反彈,估值切換、風格再平衡的低估值板塊,未來都有望實現超額收益,資本市場的中長期表現依然可期。
清和泉投資也直言,2022年市場不具備熊市特征,下跌之后無需悲觀。復盤歷史可發現,過往熊市的條件在于高估值和持續收縮的流動性,而當前國內宏觀環境并不滿足,不僅市場整體估值不高,市場流動性也不具備持續的收縮預期??傮w來看,2022年中國經濟系統性風險較小(得益于過去幾年的去杠桿和化風險措施),當前貨幣政策具有空間且以穩為主,匯率也較為強勢,所以A股后續大概率迎來獨立修復行情。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