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月22日訊,據外媒報道,中國計劃將2019年新發專項債規模設在2.15萬億,最終數字待全國人大通過。2.15萬億對比18年年底時授權的1.39萬億,增加了54%,因此一時之間“大水漫灌”的懷疑聲又一次響起。
不過,很多人可能要失望了。就像18年央行每個季度都要大放水的背后,是在同步終結影子銀行,一加一減,在進行央行(貨幣政策)穩杠桿的同時去杠桿。2019年加速發行專項債發行的背后,大概率將同步嚴控城投債,一加一減,進行財政部(財政政策)穩杠桿的同時去杠桿。所以呢,如果說18年受傷最重的,是部分過度依賴影子銀行的中小企業,那么2019年受傷最重的,就是那些過度依賴城投債的三四線城市了。因為,專項債的發行主體,是省政府和計劃單列市。
隨著18年控制影子銀行規模同時的央行放水,使得銀行的實際利率已大幅下滑(從余額寶可憐的收益就能看出來)。而政府專項債的買家主力就是銀行,因此可以預見的是,19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債成本將大幅降低。而且,專項債的成本,為城投債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意味著同樣的資金成本,將提供過去三倍的資金總量,這意味著,19年地方政府能大幅提升赤字能力。也就是說,通過中央政府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手段,不僅降低了融資成本,同時也提升了融資規模。所以呢,從這些布局中我們也能看出來,國家在為大規模基建的推動,進行各方面的儲備了。
如果說,2018年一邊降準一邊控制影子銀行,使得以央企為代表的大型企業融資成本大幅降低。那么,2019年一邊增發專項債一邊控制城投債,也就意味著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融資成本大幅降低。而正是這些超大型企業和超大型城市,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將地方政府和國企拆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如今,我們在推動超大央企和經濟強市的并購重組,就是要讓已經先富的帶動后富,實現共同富裕。而隨著國家大幅增加專項債,縮緊城投債后,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下滑,勢必將更加依賴于臨近的省政府(省會)以及計劃單列市手握的充裕專項債投資。因此,可以預見的是,以濟南吞并萊蕪,武漢在鄂州建貨運機場為代表,19年各省內部的資源整合勢必將要提速。
資本市場的歷史明明白白告訴了我們,雖然基建對于我們非常重要,但是只能帶來一波股價的上揚,之后則是漫長的下跌。而且,基建和基建之間,也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所以呢,要找基建也要往更高層面來找。因為站在歷史的角度,基建和動能之間的發展,是不斷變化的,打造基建是為了創造動能,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動能會逐步淪為新基建,來服務新動能。
京東集團下屬有三個子集團,分別為京東物流、京東商城、京東數科。以此看基建和動能之間的轉換,非常便于理解。在張磊和馬化騰的美元之下,劉強東建設起來了龐大而高效的京東物流,而正是憑借著京東物流這個“基建”的效率和服務,“動能”的京東商城才得以迅速崛起,并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一度成為BATJ四巨頭。
雷軍說,在風口豬都會飛。而最近幾天,風口論的大佬雷軍挺糟心的。小米股價從上市初最高的22塊多跌倒了現在的9塊多,IPO之前幾輪的投資者全都被套了進去,在股東們的巨大壓力之下,雷軍一邊拉著股東們公開承諾不拋股票,一邊表示又通過董事會決議回購股票。目的很簡單,就是拉升小米的股價。
對于雷軍來說,只有讓投資人在小米上賺到錢了,他們才會繼續向小米投資,像京東一樣有了投資,小米才能把自家的手機平臺作為基建,在上面培育出新動能。所以呢,回到文章最開始,國家19年大規模的增發專項債的本質,是為一二線城市整合城市資源形成規模化效應。目的,就是為了大量的創新型企業提供廉價的基建基礎,提供規模化效應。
國家的思路,可以對比京東物流、京東商城、京東數科的層層遞進,形成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群、新產業公司這樣的基建梯隊。而資本市場層面,國家去年推動的CDR和即將開始的科創板,也是為了下一代產業升級風口的新產業公司提供融資。
畢竟,明年就是豬年,對于中國來說,下一代的風口,快來了,也得進行各方面的儲備了。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