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場屬于自發的反彈。
上午基本上是各個板塊都有資金再做,
分支很多,化工,水泥,醫藥,油氣都有
但沒有形成較強的合力。各自為戰。
所以延續性上,我認為是很難連續陽線。
另外全天縮量上漲,這種行情持續性通常較弱。
在眾多的板塊里面,我認為銀行的啟動才是最核心的!
銀行板塊作為穿越牛熊的低估值板塊。
有特定的意義。
在指數高位,市場經過一輪大的行情之后,銀行啟動了。
大多數情況下,市場1-2周內會迎來一輪調整。
在指數低位,銀行一旦啟動了。
大多數情況下,會帶動市場開始向上發力。
邏輯在哪里?
銀行是市場輪動的最后一個地盤。
是見頂的預告,也是見底的信號。
做銀行需要整個市場的合力,一旦大家形成了共識開始買入銀行。
那說明機構的信心已經恢復了。這里就是低位確認了。
不信?
大家去看看去年七翻身的節奏。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啟動之后,比指數更快反彈。
短短1個月,這兩個大家伙都漲了10個點。
工商銀行甚至兩個月內漲了20個點。
就是因為去年七翻身的時候,我對銀行的印象特別深刻。
所以今天一拉銀行,我馬上就意識到這可能是去年的翻版。
市場的一些大資金,有記憶在這里。
當然,從機構的角度說,銀行估值合理,本來就是有配置的價值。
這里面四大行股性最好的是建設銀行,大家可關注一下。
銀行也能投機?
是的,可以的。大家可以看看k線去年建行的兩個波段。
都有20個點左右的漲幅。
銀行作為市場風向,更明顯的特征在于機構的信心。
機構手握大量資金,在大跌中跑出來之后,總是要回來的。
回來之后買什么?就會在市場里面體現出來。
一般來說,從估值的角度,無非是經過錯殺后的低位票。
一個是從估值的角度,就是銀行,保險等。
當然,央企的業績大爆發,這個我在之前的點評思路說過。
所以沒有意外的話,銀行啟動之后,不用多久就會輪到央企,大家可以關注。
畢竟大家以前都是把央企當作國企改的題材股來做的,沒有真當作業績股來考慮。
啟動之后放量會很明顯,有心儀的票一定要去看中報預告或近期的研報。
這些錯殺央企里面會走趨勢,潛伏盤還很少。是波段的機會。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新增的業績股。
這里面除了正常的披露之外,還要特別關注一個類型的。
叫做上修業績。
很簡單的理解就是,中報原本增長10-20%的,變成40-50%
我在午評提了這個思路。
這里游資會做短線的接力,而機構也會參與部分本來估值就很合理但是在低位的票。
上修代表了原本的預期發生了改變,所以理論上只要是低位的,再出上修。
就比普通的業績預增強度要高。
今晚我特地留意了幾個。
給大家觀察。都是低位的。
是否參與還請大家自己獨立判斷。
啟明信息:向上修正上半年業績預告,同比增長255.23%至303.37%
高德紅外:向上修半年度業績預告,同比增長120%-150%
另外做短線可以關注業績股預告帶來的2版機會。
這里必出龍頭。
業績爆發,估值重塑,和重組的邏輯是一樣的。
特別是超跌之后的首版,2版激活之后會有3版接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