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滬錫盤中漲逾3%,最高觸及至每噸155140元人民幣,創近1年半以來最高。據興業證券調研顯示,緬甸年產錫精礦在70000噸左右,因為礦山不可逆的枯竭,今年產量或下滑50%,對應全球產量下降10%。其他的產錫大國,印尼、秘魯都沒有大的增量彌補緬甸的下滑,所以全球錫進入短缺,是一個非常確定性的事件。
機構表示,全球錫供需缺口或將重回擴大態勢,錫價有望迎來長牛。機構認為其原因在于,首先全球礦山品位趨勢性下滑,采選成本逐年上升,其次是礦山復產難及預期,國內環保督察持續壓制小型礦山開工,海外開工率已維持高位,再次是全球新增礦山儲備較少,產量釋放難以遞補,最后是錫下游消費增速穩健,汽車電子有望引領新需求。
興業證券指出,今年錫價上漲的動能主要來自于供應的縮減,進口礦出現約20000噸及以上預期的減少。因為國內的原料很大程度上依靠進口資源,進口資源預期減少對國內錫的供應產生比較大的壓縮作用,從中長期來看,錫的走勢比較值得期待。
相關公司方面,有色金屬 等板塊顯示。
錫業股份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錫材和錫化工品生產商,作為龍頭企業冶煉能力在10萬噸,自產錫精礦金屬量3萬噸,錫價上漲1萬元,凈利潤增加約3個億。
興業礦業 公司在銀漫礦山中,擁有錫伴生礦產能,去年的產量為3000噸左右,今年會到6000~7000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