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OFO小黃車已經到了資本收網的時刻,OFO究竟鯉魚跳龍門,奮力一躍成為頭等玩家,還是吞下苦果,妥協求全?大戲還是繼續。
編者按:如今OFO小黃車已經到了資本收網的時刻,OFO究竟鯉魚跳龍門,奮力一躍成為頭等玩家,還是吞下苦果,妥協求全?大戲還是繼續。
企業家的創富神話,都離不開風險資本的助力。而資本是把雙刃劍,他既可以是天使隱形的翅膀,也可以是魔鬼鎖喉的鐵鏈。當企業家的個人偏好遭遇資本邏輯的對壘,究竟是資本戰勝企業家,重新洗牌,將企業家漂洗出局?還是企業家技高一籌,引援八方,馴服資本于胯下?始終是名利場上,不斷上演,又時刻動人心弦的故事!
如今OFO小黃車已經到了資本收網的時刻,OFO究竟鯉魚跳龍門,奮力一躍成為頭等玩家,還是吞下苦果,妥協求全?大戲還是繼續。
OFO反駁騰訊財經報道
新年伊始,騰訊財經報道稱,OFO陷入資金鏈斷裂危機,公司賬戶上的現金只夠支撐一個月。而OFO公關部憤怒回應,聲稱騰訊造謠。流言并沒有因為OFO的威脅而終止,騰訊財經更是回應,自己有明確的訂單證據,能夠支持文章觀點。
有網友指出,當小米經營收入下滑之時,有媒體質疑小米的資金流將斷裂,小米的聯合創始人只是輕輕展示了一下訂單流水,所有傳言隨機煙消云散。而OFO如此氣急敗壞,卻沒拿出實錘,只能說明,問題就如同報道一般嚴重。報道稱,OFO賬戶的可用資金僅剩下不到6億人民幣,若按OFO每月4-5億元的人員工資和運維支出,OFO手上的現金僅能支撐一個月。
滴滴和快的的合并,就源于燒錢大戰不可能無限延續,資本終究是要利潤回報的。摩拜和OFO的大戰已經持續了一年,共享單車幾乎沒有用戶收入,全靠資本在背后支撐。當資本想收網之時,企業家的獨立意志究竟能有多大回轉空間?
據悉,摩拜和OFO確實自10月起,開始談判,一度形成OFO大股東滴滴控盤的結構。這是摩拜背后的騰訊和滴滴的談判結果,甚至都已經安排好合并后的董事分配。不料卻遭到OFO創始人戴威和摩拜投資人李斌的強烈反對。在滴滴的方案中,OFO戴威被洗出局。而OFO戴威立刻將滴滴的三位董事休假離職,直接趕出了公司。
滴滴董事長程維震怒,另起爐灶,收購小藍單車,決心親自操刀共享單車品牌。OFO的投資人朱嘯虎,曾經與馬化騰在微信朋友圈開撕,公開為OFO站臺,聲稱OFO用戶增速遠甩摩拜。而如今棋局大變,卻暗度陳倉將所持的OFO股份全部賣給了阿里巴巴,套現30億美元離場。
企業家需要未雨綢繆,多方引援
朱嘯虎曾經預言共享單車90天內結束戰斗。這是資本的邏輯,然而,戰局更加復雜膠著,阿里巴巴投資永安行哈羅單車,一躍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的老三。
OFO成為了滴滴的棄子,也遭到了投資人朱嘯虎的套現離場。曾經躲在滴滴幕后準備跟投的軟銀資本也選擇觀望。此時此刻,爆出了OFO資金吃緊,用戶押金面臨難以贖回的窘境。
OFO小黃車現在到了最危險的時候。OFO唯一的援軍就是阿里,而阿里則手握另一個共享單車品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阿里究竟會壓價OFO到何種地步,資本的邏輯都是一樣的,OFO小黃車是否剛出虎口,又入狼窩呢?
企業家是綜合調配資源,形成核心競爭力的。一旦被某一方資源徹底吃住,面臨無牌可打的局面,話語權丟失,就會面臨任人宰割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