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目前研發支出已經計入GDP,新核算體系中的其他部分需要陸續推進。研發支出的計入會增加GDP總量,不過,毛盛勇也表示,其對GDP的增速影響極小。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5676.7億元,增長10.6%。這是自2012年以來研發經費增速持續4年下滑后的首次回升,也是研發經費在經歷了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個位數增長后重新回到10%以上的增長速度。
企業是研發投入的主力軍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指統計年度內全社會實際用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的經費支出。包括實際用于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的人員勞務費、原材料費、固定資產購建費、管理費及其他費用支出。
《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R&D經費15676.7億元,比上年增加1506.9億元,增長10.6%,增速較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按R&D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為40.4萬元,比上年增加2.7萬元。
在全國R&D投入經費總量增速回升的同時,我國研發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也在上升。2016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11%,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稱,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連續3年超過2%,這雖然與OECD國家2.40%的平均水平還有距離,但已經超過歐盟15國2.08%的平均水平。近年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一直呈穩定上升趨勢,投入強度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從研發投入結構來看,基礎研究經費占比繼續回升。2016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8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4.9%,明顯高于應用研究經費(5.4%)和試驗發展經費(11.1%)的增速。基礎研究占比延續了上年回升態勢,達到5.2%,為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
從研發投入主體來看,企業是研發的主力軍,在全國總研發經費支出中所占比重達到77.5%。2016年,各類企業經費支出12144億元,比上年增長11.6%。
國家統計局稱,“雙創”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激發了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積極性。企業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為83.8%,比上年提升12.7個百分點,企業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分地區看,R&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廣東(占13%)、江蘇(占12.9%)、山東(占10%)、北京(占9.5%)、浙江(占7.2%)和上海(占6.7%)。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有8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和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