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開啟,2月27日,A股和港股市場有所下跌。不過近期消費復蘇明顯,兩大市場中消費板塊均逆市強勁。A股市場中餐飲、旅游、食品飲料等大消費逆市上攻,明顯強于絕大多數板塊。港股市場白酒、啤酒表現不俗、餐飲海底撈更是大漲近14%,十分亮眼。
// 股市小幅調整 //
2月27日,滬深兩市小幅下跌,個股漲少跌多,市場仍處于震蕩整理期。股指整體波動不大,但市場持續性的熱點少,板塊輪換較快,個股投資較難跟上節奏。
港股市場恒生指數也以小幅下跌0.33%報收,其下跌趨勢較明顯,個股表現也不佳。Wind數據顯示,恒指76只成分股中,僅有22只上漲,占比為28.9%。其中漲幅較大超過10%,僅有1只。其余所有個股上漲均不超過3%,下跌在4%以內,漲跌幅度較A股要平穩。
// 大消費火熱,板塊領漲 //
2月27日,A股中食品飲料、餐飲旅游板塊表現不錯,引領市場。板塊中佳禾食品封住漲停,緊隨其后天目湖、君亭酒店、黑芝麻、青島啤酒等漲幅較大均在4%以上。
港股市場上,大消費白酒、啤酒、連鎖餐飲等更加火爆,板塊漲幅都在2%以上。
尤其是海底撈業績預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撈年度收入預計不少于346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不超過15.8%;期內錄得凈利潤不低于13億元,對比上年度凈虧損約41.61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好于市場預期。
周一早盤,海底撈逆勢一度大漲20%以上,隨后漲幅有所回落,截至收盤仍大漲13.71%。海底撈的大漲也帶動港股餐飲板塊集體上漲。
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2023年國內旅游人數或達到45.5億人次,旅游需求有望持續釋放,出境游或逐步復蘇。
日前,一則“上海人正在排隊出國”的消息沖上微博熱搜。據上海市公安局介紹,在過去三年累積的證件換補發需求疊加春節假期前后辦證高峰的推動下,1月9日至2月8日,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共受理中國公民出入境證件逾38萬證次,創歷史新高,出入境客流量穩居全國空港口岸首位。其中,2月8日逾2.7萬證次,創單日新高。而北京、深圳、云南、江蘇、廣西、成都、青島、泉州等多地出入境辦證大廳人氣井噴,這種情況表明當前出境游需求正全面釋放。
// 新基建也在發力 //
除了大消費在快速復蘇和發力外,新基建也迎政策利好。
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 大消費能否掀起新浪潮? //
東興證券劉田田等團隊分析認為,消費復蘇是2023年主線,市場對于復蘇也有較高預期,橫向對比可選消費領域各個細分行業,首選兼具成長性和一定復蘇彈性的領域,最典型的化妝品、醫美領域。同時,在復蘇彈性方面,家居板塊受益于裝修需求的復蘇和地產行業的回暖,行業在短期內的業績將有良好表現,列為重點推薦。
醫美化妝品兼具恢復與成長,其成長性在消費領域尤為稀缺,因此在當前時點仍首推醫美化妝品領域。行業從長期維度看,公司成長的重要環節就是研發的進化,包括制備技術和主要核心成分,研發是公司成長也是我們選股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兼顧渠道建設、產品線配置等因素,確定推薦順序。短期看,化妝品3.8大促和618大促,有望形成共振,市場情緒有望提升。
家具消費回暖趨勢明確,看好家具公司業績兌現。一手房和二手房銷售均有回暖,其中二手房恢復顯著。且賣場人流量增加明顯,因此看好家具消費端明確的回暖趨勢。疊加費用率的回落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低位,家具公司業績彈性可期。家具板塊估值已回到歷史均值水平以上,我們認為當前應重點關注公司業績兌現情況。
浙商證券楊驥等團隊認為,伴隨當前線下消費場景全面恢復,疊加大眾消費(啤酒、飲料等)進入旺季,有望帶來業績的超預期。我們認為應重視當前修復窗口期,積極布局大眾品投資機會。在當前階段,應重視α機會,即重點把控數據恢復可持續以及邊際改善明顯、處在持續復蘇的標的,并重點提示啤酒板塊和休閑零食板塊的投資機會。
中銀證券李小民分析認為,春季旅游淡季但市場不淡,節后旅游市場出行熱情得到延續,或將實現復蘇新起點。此外傳統二、三月賞花、冰雪旅游正值“賞味期”,有望持續帶動團隊游、周邊游升溫。餐飲酒店方面,本地出行信心明顯復蘇,拉動本地線下餐飲消費增長、節后商旅需求和出行信心的修復不斷得到驗證,文旅市場消費加速回暖,進而利好出行產業鏈。看好疫后業績修復彈性大的相關標的。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