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信證券“行情接力賽”2023年春季資本市場論壇在西安開幕。本次論壇為期兩天,圍繞“四大安全”即能源資源安全、國防安全、科技安全、糧食安全展開深入交流。會議首日吸引了1200余人現場參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貨幣政策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年中降準可期,同時還需關注存款利率改革和存量按揭貸款利率調整。綜合各方面因素,2023年GDP增速有望達到5.5%左右,考慮基數效應后或呈“N”型走勢。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師秦培景表示,2023年全球風險或將迎來“大緩和”,目前A股的估值仍有修復空間,機構重倉股估值也不高,預計A股將迎來“轉折之年”。預計增量資金或將在3月集中增配A股。
年中降準可期
明明發表了題為《2023年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展望》的演講。他認為,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穩增長政策發力后顯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春節后,百城擁堵指數、重點城市地鐵客運量超過疫情前水平,說明人流、物流和服務消費全面復蘇。商品零售消費也將有一定反彈,有望實現7%左右的同比增長,但要關注結構分化。專項債前置發行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商業銀行配套融資,有望推動基建在上半年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展望2023年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他表示,預計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穩增長。具體來看,預算內財政有望適度擴張,預計赤字率3%左右,新增專項債4萬億左右,政策性金融工具持續發力;貨幣政策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年中降準可期,同時還需關注存款利率改革和存量按揭貸款利率調整。綜合各方面因素,2023年GDP增速有望達到5.5%左右,考慮基數效應后或呈“N”型走勢。
大類資產配置方面,他認為,目前權益資產正處于低估值區間,配置價值凸顯。應把握周期復蘇和成長洼地機會。債券亦具性價比,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9%附近具備配置價值。商品應關注貴金屬和國內定價的工業品的做多機會,回避海外定價的工業品。匯率方面,短期擾動不改全球流動性趨勢拐點,今年內外部壓力均會有一定緩和,人民幣或偏強運行。
預計A股將迎來“轉折之年”
秦培景發表了題為《行情接力賽》的主題演講。他稱,展望3月和二季度,預計兩會前后增量資金將逐步形成共識并集中入場。一方面,年初以來市場依次經歷外資回補和內資接力,后續主旋律是增量資金入場;隨著市場在兩會前后對政策和經濟的中期趨勢形成更一致共識,預計增量資金或將在3月集中增配A股。另一方面,大小風格分化程度已經達到階段性高位,中大盤成長成為新洼地。今年以來市值下沉成為一個持續占優的風格趨勢,隨著存量調倉結束,增量資金的流入預計會逐步填平中大盤成長的相對估值洼地。
秦培景還對近年的投資主線進行了復盤,即2021年“賽道思維”、2022年“景氣投資”、2023年“尋找彈性”。他指出,預計2023年國內政策的基調為“先解決經濟困難,再聚焦結構調整”,海外加息見頂背景下,美債收益率下行有利全球成長。總體來看,本輪經濟復蘇過程中,“安全”領域是符合國家戰略方向、政策有意愿加杠桿、能夠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的重要方向,有望形成新一輪具備產業空間和業績彈性的成長主線。
戰略配置四大安全
中信證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楊家驥發表了題為《戰略配置“四大安全”》的演講,他認為在逆全球化趨勢疊加疫情沖擊,“安全”在各國決策中的權重提升。新時代背景下,針對“安全”領域的投資方法論有三個重要特征。
一是“安全”優先于“效率”。風險情形下,對安全的投入可以保障效率。二是政府與國企在“安全”投資中扮演重要的引導作用,整個安全投資需要產業政策持續引導。三是“安全”投資相比價值投資更加偏向產業早期階段,二級市場安全主題投資也更類似風險投資,存在ROE偏低、凈利潤增速不穩定等問題,先進入者會承擔更高的風險,但可以享受到資本持續流入帶來的估值抬升,長期來看也可能分享到新技術落地帶來潛在的產業增長。
落腳到配置上,他建議戰略配置“四大安全”。首先是能源資源安全。關注傳統能源保供、新能源內需擴張、供需偏緊的關鍵礦產資源。傳統能源(例如煤炭、油氣)方面,2023年供給端或溫和增長,最終上游資源品盈利能力維持較高水平;對于新能源,當前國內風光儲項目儲備豐富,關注相關產業降本增效大趨勢下的內需擴張進度。此外,建議關注稀土、鎢、鉬等供需格局偏緊的關鍵資源品。
其次是科技安全。重點關注半導體產業鏈安全、信創安全、數字經濟安全。半導體產業鏈安全建議重點關注設備、零部件、材料、高端芯片等環節;信創安全方面,需求端各行業數字化、降本增效訴求強烈,供給端產品服務相對成熟;數字經濟安全方面,運營商、ICT設備、IDC、光模塊等更加受益。
再次是國防安全。“強軍目標”再提速,關注長周期、高景氣賽道,重點推薦四個方向,包括軍用集成電路、導彈、航發產業鏈、新裝備。
最后是糧食安全。關注中央“一號文件”,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種業和生物育種方面,建議重點關注生物育種產業化機會,把握政策紅利窗口期;糧食種植方面,建議關注優質糧食種植企業的業績景氣度延續。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