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剛進入三月份,資本市場大事就一個接著一個!
3月1日,大盤連續調整三天之后再次向3000點發起進攻,MSCI官方宣布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通過三步把中國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20%,4000億的增量外資已經在路上!同一天(3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中心正式揭牌落戶廣州。
3月2日,證監會新主席易會滿簽發了上任以來的首份主席令,科創板規則正式落地,上交所和證監會半夜一兩點還在加班發文。科創板能承擔多少A股新生態。
1月30日,科創板開始公開征求意見,2月28日征求意見就先后收集完畢,3月1號滿叔連夜簽發153號、154號證監會主席令,3月2日凌晨就緊急發布實施。整個過程用時僅僅31天,一天也沒閑著,足以見得上層對科創板的重視程度。科創板的發行審核流程最短是4個月,這也就意味著最早今年7-8月份科創板就會開張。那么問題來了,面對科創板和注冊制,投資者要以什么樣的姿勢參與科創板?科創板的雷區到底在哪?
根據上交所發布的上市規則,對于那些主營業務停滯、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與主營業務無關的貿易業務將啟動財務類強制退市!這也就意味著科創板的退市不僅要看凈利潤,還要看扣非凈利潤。像那些主要依靠賣房、炒股、變賣資產、依靠政府補貼的僵尸企業壓根將沒有生存空間。
比如2018年10月份爆炒的殼資源妖股恒立實業,過去近15年的扣非凈利潤持續為負,但是就是依靠非經常性損益存活了15年,目前在A股市場當中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的企業達到229家,像這樣的企業在科創板就得退市!
除了財務性退市指標之外,交易性退市也很嚴格,比如市值過低、成交量過低、股東人數過少都得被強制退市。比如盡管一些企業上市的時候預計市值10個億以上,但是上市以后隨著股價下跌,市值不斷縮水,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低于3億,也會被交易所終止上市。在科創板退市的過程中沒有暫停上市的階段,只要符合條件,直接安排退市,注冊制的情況下上市容易,退市也容易。這就意味著你一旦踩到雷,就要血本無歸,從風險收益的角度來看,以前炒題材股、炒垃圾股的套路在科創板上不好使了,A股真正的價值投資會在科創板生根發芽!
對于很多新三板企業來說,流動性就像個傳說,自從來了之后從來就沒見過。九鼎集團,股價曾經一度暴漲970倍,總市值高達千億級別,位居整個新三板第一,其創始人也成為了新三板首富,然而停牌1000多天復牌之后千億市值直接腰斬,就連參與定增的一些機構也大幅浮虧,有些人想賣才發現壓根無人接盤。再比如說像財人匯,2016年3做市,到2016年年底192個可交易日里面有過實際成交的只有12個交易日,成交額僅為44.87萬。
新三板流動性差,除了上市門檻高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掛牌公司數量太多,要知道整個A股市場從1990年的老八股開始一直到現在,整整29年總共才3599家上市公司。而新三板市場,從2013年12月底正式開啟,短短三年之后新三板的掛牌企業就突破了10000家。股票市場也是講究供給需求的,在需求沒增加的情況下,供給就急劇猛增,這種情況下有流動性才怪。
吸取了新三板的教訓,科創板雖然上市制度寬松,但是也不會讓相應的企業“寬松”的上市,不會出現大水漫灌式的局面,就即使一些垃圾公司上市了,在嚴格的退市制度的情況下,這些企業上的也快,退的也快。另外,雖然科創板有50萬的資金門檻和2年的證券交易經驗,但是相比新三板500萬的資金門檻已經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現在可投資A股的基金全部都可以買,還包括獨角獸基金和科創板基金。
以科創板基金為例,科創板系列配套規則的征求意見于2月20日結束,2月22日證監會官網就披露就有6只科創板基金上報申請,分別是華夏、富國、易方達、工銀瑞信、嘉實和匯添富基金,很顯然機構對于科創板投資熱情只增不減。
科創板下,資本市場的舊生態即將發生改變!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