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單從行情方面看,現在有點兒像“牛市來了”,最典型的就是大金融崛起了!
從上周五開始周五大金融概念股領漲市場,其中券商股大漲9.8%幾乎全線漲停,保險股大漲4.87%,銀行股大漲2.7%。然而今天行情更加瘋狂,整個板塊中四十余只個股全部漲停!
而銀行板塊午后開始爆拉,鄭州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成都銀行等十余只個股漲停,連市值超兩萬億的工商銀行都漲了6個多點!根據以往經驗,牛市要想走得遠,大金融往往是帶動市場情緒、支撐行情持續(xù)上行的重要動力,那么這一次大金融板塊上漲的邏輯是什么,又會持續(xù)多久呢?
大金融的集體高潮,最重要的推動就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利好!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下午就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本次集體學習有五大內容:金融業(yè)未來的地位;當前的金融業(yè)發(fā)展問題及發(fā)展方向;金融業(y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高質量發(fā)展中防范化解風險;未來金融改革措施與開放措施。
但是我們看2016年的實體經濟供給側改革,開始大家也覺的是利好,但是也沒人想到能夠掀起大波瀾,甚至還有人認為經濟發(fā)展是由需求決定的,供給側改革雖是利好,但作用不到。所以,這次金融行業(yè)供給側改革,大家一定要做到足夠重視,很多時候,錢就在政策里面。那么我們就來解讀一下,為什么要提金融供給側改革?
首先,中國面臨金融總量過剩的問題。
都說中國是制造業(yè)大國,實際上是金融大國。Wind數據顯示,金融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達到8.4%的歷史高點,隨后在監(jiān)管加碼之下逐年下滑。2016-2018年金融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8.22%、7.97%、7.68%。那么這個數字到底是高是低呢?同國際對比,美國2017年是7.5%,低于我國。而跟我國情況類似,以銀行為主導間接融資的日本,這個數字是4%左右,更是明顯比我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