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月30日訊:2018年應該是一個外資流入的大年份,北向資金累計流入2942億元,但是2019年開年1個月不到,外資流入金額已經接近1/6,的確是個加速流入的態勢。
外資目前持有的A股占總股本比例在3%左右,在自由流通股本比例接近6%,其中陸股通占4.32%,QFII占1.5%左右。韓國、日本是屬于典型的對外資開放后外資持股比例逐漸上升的,經歷了多年進程之后目前分別穩定在16%-30%這個區間,和這些市場相比,外資持有A股的占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QFII額度擴容為境外資金進入做好充分準備
前幾年1500億美元額度目前使用的部分在1000億美元左右,額度使用率近七成,QFII的擴容主要是為后續各大指數對A股、中國債券的納入做好制度保障,留出預備空間,以順應外資流入的大趨勢。去年6月1日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正式生效,借道滬股通、深股通的北上資金在去年5月當月凈買入達到508億元創歷史最高紀錄,A股第一次見證了“納入效應”。
MSCI將在2019年2月28日前公告是否將A股納入比例由5%提高至20%、是否納入創業板成分股、是否將納入部分加入中盤股等決定,目前相關議題實際上還是未知數。如果還是目前MSCI中國A股大盤股部分納入比例從5%提高至20%,僅MSCI背后的跟蹤資產可能就會吸引660億美元的新增資金流入,這相當于過去幾年所有陸股通股票的流入之和。當然從第一年MSCI納入A股的效果來看,實際流入的資金要遠超于這類估算。
A股納入FTSE、標普、道瓊斯等指數也將推動外資流入
股票市場中FTSE指數、標普道瓊斯指數對A股納入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去年9月,富時羅素宣布在其GEIS體系納入A股,階段一A股納入因子為25%,分為三步走:2019年6月、2019年9月、2020年3月三個時間點的納入因子將分別達到5%、15%和25%,力度和MSCI是很接近的。此次FTSE納入A股的成分共1249只,其中大盤股407只、中盤股381只、小盤股461只,與MSCI中國納入A股部分相比,納入市值范圍更廣。跟蹤FTSE全球指數的資產規模也很大,僅純被動跟蹤其新興市場指數的資產規模就有2000多億美金,階段一實施后,A股在該指數中權重會上升至5.57%,這就有100多億美金的純被動流入。如果算上半被動跟蹤的資產話,推動效果和MSCI不相上下。
考慮到今年A股納入MSCI指數因子有望擴大,以及入圍富時羅素指數和標普道瓊斯指數等因素,市場保守預期2019年外資持續流入A股的中長期增量資金超過6000億元。
大盤藍籌、消費類個股受外資青睞
今年1月以來北向資金呈現凈買入的個股涉及滬深300指數成分股214個,買入金額448.00億元,占總買入金額的81%,中證500指數成分股272個,買入金額65.29億元,占總買入金額的12%,北向資金大盤風格十分顯著。從板塊分布來看,集中于食品飲料、家電、醫藥等消費類行業,以及銀行和電子板塊。從境內外歷史經驗看,優勢行業、大市值、龍頭公司一直是外資青睞對象,這些行業的競爭結構已非常穩定,且其龍頭公司往往具有近壟斷地位。外資機構的考核期一般較長,因此其關注的風險也與國內資金有差別,外資更關注個股的公司治理、商業模式等長邏輯,受短期業績異動或周期波動的影響小。(綜合于央視交易時間)
以上就是外資資金流向的重點內容,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