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最新消息,央行降準1%,業內比較一致的口徑是將會釋放1.5萬億的資金,其中長期釋放的資金是8000億左右。
還是給那些新讀者簡單說一下啥是存款準備金。比如100個客戶一共存到1000萬,大約人均10萬左右。銀行要拿著這1000萬做業務,轉借給一些企業,賺取利差。
如果從最理想的角度,肯定是1000萬全部借出去的利潤最高,但這100個客戶并非統一行動,他們有可能提前要用錢,取款什么的,所以必須留下一部分資金作為備用,兌付流動性,這個就是存款準備金,各大銀行都必須把這筆錢交給央行。那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是多少呢?大機構是14.5%,小機構是12.5%。普通人對這個數肯定沒概念,也不知道是高是低,我列幾個歷史上的數值你們感受一下。
1984年是20%
1988年是12%
1999年是8%
2003年是6%
2007年是9%
2008年是17%
2011年是21%
2015年是18%
2018年初還是17%,現在就已經14.5%了,未來再降1%那就是13.5%。基本上20%左右是高位,6%是歷史低位,13.5%的話不上也不下,中間水平。這是中央政府調整經濟的一個手段,先要收緊貨幣就往上調,要寬松貨幣就往下調。只不過以前每次調整大都是0.5%,這次一口氣調整1%,那就是雙倍劑量,所以政府增加貨幣流動性,刺激經濟的決心很堅決。
可以看的出中央政府是真心希望多給中小企業輸血,增加貨幣貸款,接下來的問題就看銀行怎么把錢貸出去了。中國的銀行都是國企,覺悟肯定是有的,但如何給那些資質比較差的企業,發放利率盡量低的貸款,還要控制壞賬率,這可是一個高技術難題,市場對此難免有顧慮。以往降準,銀行都是最直接受益的行業,通常會領漲兩市,但周五你們可以去看看盤面,大家都凸凸的向上漲,銀行板塊漲幅排在榜尾附近,這事其實也挺耐琢磨的。
和銀行相反,券商周五完全是瘋狗似的沖鋒,14只股票漲停,整個板塊大漲6.77%。其實券商前幾天就已經明顯異常了,我在夜報里也多次指出要注意證券板塊的先導作用,券商提前走強,就應該對大盤看高一線。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