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5G板塊的認識,其實我也是從模糊到現在的逐步清晰一些,對于5G板塊的機會,有幾點感悟分享一下。
1, 5G板塊的投資邏輯其實具有周期性的屬性,但這個周期可以持續好幾年,目前尚處于題材前期的炒作階段。有人說人多的地方不去,一致性預期太強的東西不要碰,用在目前5G這個板塊上,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
其實,自從中興事件后,整個通訊或5G板塊一度被嚴重錯殺,情緒降到過冰點。只是隨著5G進程的加快,頻譜發放等事件刺激,以及此次中央工作會議作為2019年的工作重點,提升到信息化基礎建設國家戰略高度的政策加持,人們才開始真正開始重視起來,才有資金大舉介入。而根據統計數據,截止3季度末,機構對對通信的配置系數才0.84,而歷史中位數配置比例為1.24。當一個板塊關注者眾而買入者少的時候,就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2, 5G概念具有明顯的板塊效應。今天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凡屬和5G沾點邊的,帶有“通信”或“通訊”字眼的個股,漲幅基本都在2%以上。我最近反復在說,在具有板塊效應的行業中尋找強勢股,事半功倍,踩坑的概率大大降低。有板塊效應,一群股票朝一個方向運動,就會引起市場或資金足夠的關注,可以容納大資金的進出,容易成為主流板塊。
很明顯,在大盤大跌時,5G板塊具備了明顯的抗跌屬性,甚至逆勢上漲的動能,一旦大盤企穩反彈,5G必然成為反彈的主流板塊或急先鋒。
3,通信行業目前整體處于4G建設的末期,三大運營商的資本支出下降,相關產業鏈的公司業績出現下滑是很正常的現象;而5G建設目前尚處于前期準備階段,相關公司要體現在訂單和業績兌現上,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現在去看什么業績、估值的,都是扯蛋。說白了,現在整個5G板塊尚處于主題投資階段,炒的是預期和題材,業績的證實或證偽,都不到時候。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那些并非5G核心標的、盤小彈性高、機構進駐少的邊緣個股,反而炒得最兇,連板的不少,因為游資最喜歡這些東西,帶有概念、疊加次新、不懼拉起來被機構砸盤,玩起來最嗨。比如東方通信、泰永長征、超訊通訊、東信和平、春興精工、貝通訊等等。
而那些有現實業績支撐、有機構長線介入的5G核心標的,則在走慢牛,在走趨勢,比如中興通訊、世嘉科技、通宇通訊、滬電股份、天孚通訊、深南電路、生益科技、飛榮達等,走勢都是不溫不火,漲幅反倒干不過那些邊緣品種。
如果你要參與5G板塊的交易,究竟選擇哪一類個股,就完全取決于你的投資理念和交易體系了。
4, 5G板塊既然具有中長期的投資邏輯,那么其上漲也是趨勢性的,其中自然也會有階段性的震蕩反復。那么,每次的回調,就是很好的上車機會。在熊市狀態下,追高總是有風險的,而利用強勢板塊和強勢個股的回撤均線的時機,逢低吸納就是比較好的介入策略。有人說,5G已經漲了不少了,想買卻下不了手。其實也大可不必急于一時,市場總會給你機會的。我以為,2019年,確定性的板塊或行業機會不算多,5G可以算一個。我會始終盯著這個板塊,反復操作。只是在5G建設進程的不同階段,選擇什么個股的問題。
5,目前加入5G陣營的個股似乎越來越多,不過很多都是蹭熱點的,有些是間接受益的,有些不過是打著一個幌子,一定要睜大眼睛分清楚,哪些是跟風炒作,哪些是李鬼在冒充。
我覺得很簡單,資金的選擇是最直白無誤的,就是盯著領頭羊去挑選。分兩個類型,一個是機構重倉的趨勢票,挑選其中最正宗的、未來業績兌現概率大的個股去參與;另一個是選擇游資炒作的龍頭品種,比如東方通信之類,至于后面龍頭會換成誰,由市場去選擇。主流板塊,就是恒者恒強,所謂死也要死在龍頭上。
大盤今天低開低走,上午直奔2449的前低點而去,是出乎我的意料的,2449的前低點作為政策底,不會那么輕易被跌穿的。美股持續暴跌是好事情,外圍市場的風險釋放,反而會增強A股的免疫力。跌多了就會反彈,A股在此構筑雙重底的概率就大一些。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