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財經最新文章,這兩天見到很多檀香。今天帶隊在恒瑞醫藥(52.17 +4.15%,診股)考察,深感執著于創新的企業、拒絕誘惑的企業不可多得,像華為一樣,拒絕房地產的誘惑,股價下跌襟懷不亂,中國制藥企業原研藥出現一線希望,參與國際競爭有了一線希望。
中國就是需要扛鼎的企業。我一直在說,有一萬家像華為、恒瑞這樣的企業,還怕什么全球競爭壓力?
不過,今天的文章就得在飛機上寫了,檀香們看到有錯字、不爽的話,罵句娘,繼續看。
今天想跟大家談談2019年的市場預期。檀香們很關心,也有些焦慮。
總體來看,經濟繼續處于轉型期,2019年歐美日子比我們更難熬,這倒不是因為我們這邊風景獨好,而是我們提前進入冬天,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預期,再冷也有限。而歐美貨幣緊縮,產能過剩。
從產業上來說,我們分析過房地產市場,認為已經進入后房地產時代,上有頂下有底。我們分析過汽車市場,汽車行業進入新能源車與智能駕駛的新時代,傳統國企將經歷一輪洗牌。
今天再說一個曾經引領全球經濟的行業,智能手機行業。時代變了,曾經是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手機行業,迎來了無可挽回的下跌。再也沒有人連夜排隊買蘋果新手機了,大咖不再拿著蘋果手機炫耀了。
智能手機引發的一波經濟轉型熱浪,已經過去。大家現在關注的焦點是,新能源車,5G,大健康。
排隊購買蘋果,意味著一個時代的到來。如今蘋果熱潮不再,金立破產,錘子難過,共享單車受質疑,意味著風口期紅利的結束。
為什么喬布斯偉大?不是因為他有個性,我家隔壁老王還有個性呢,那有什么用?喬布斯代表了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創造了手機為場景的行業,從手機制造、APP應用,再到移動互聯網服務等多個行業,還改變了很多大公司的命運。
現在,地球上有三分之二的人擁有手機,超過50%是智能手機。11年前,2007年,2.5億美國手機用戶中,只有1500萬人用智能手機。
按照經濟規模計算,2017年,智能手機行業總營收為4787億美元,相當于全球第27 大經濟體,排在比利時和泰國之間。
蘋果公司是智能手機的布道者,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傳遍了全球各地。手機大廠比如三星、華為、小米和OV是孜孜不倦的傳教士,讓智能手機鋪遍了全球各個角落。地球為什么真的成為村?先有航空,后有互聯網,再有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大規模推廣,同時讓手機制造和零配件供應商、服務商迅速積累了財富。當時的智能手機概念股跟現在的5G概念股一樣熱,現在的華為就是當年的蘋果。
2007年,蘋果總營收不到400億美元,還沒現在一個季度多。2018年第三季度,手機在蘋果總營收里占比大約60%,蘋果徹底從一家電腦公司變成手機公司。
全球超過300 家供應商,成為蘋果產業鏈大家庭里的一員,大部分在美國本土之外。蘋果顯示屏來自LG、夏普、JDI等日本、韓國公司、核心處理器由臺積電生產、相機模塊養活了索尼,最后這些零件被運往中國組裝成成品。在一只小小的蘋果手機上,體現了全球產業鏈的優勢。這才是中國人要追求的全球產業鏈的目標。
組裝手機的富士康經歷爆炸式增長,2007年,營收107.3億美元,十年后的2017 年,營收超過 1500 億美元,雇傭了50 多萬員工,是當之無愧的工業巨頭。這就是過去十年最大的風口。
手機行業推動了中國制造業、互聯網行業的升級換代。我們得感謝智能手機,不要老抱怨血汗工廠,當時,我們有的就是兩膀子力氣,先要交易自己的優勢,然后形成自己的優勢。
2006年,在中國制造業代工產品中,有 172 類產品的產量排在世界第一,但都和高科技沒有太大關系,全球70%的玩具,50%的電話和鞋子,超過三分之一的彩電和箱包都產自中國,但那真不是智能玩具,沒什么高科技含量。
手機讓我們這個世界工廠有了新機遇,我們張開雙臂擁抱每一個機遇期,樂觀和勤勞給我們帶來好運氣。
看看結果吧。工信部的報告告訴我們,2017年中國生產19億部手機,全世界,基本上所有的智能機組裝都在中國,組裝加組裝,中國企業不光為全球企業代工,還誕生了自己的獨立品牌,賣得挺好。
2013 年,華為開始為運營商生產銷售貼牌手機,沒有具體品牌名字,只有一串型號字符。積累了資本之后,華為轉向自主研發,現在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