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市場最新消息,近日,國家醫保局主導的“4+7”城市帶量采購預中標結果出爐后,由于中標藥品降價幅度超出預期,醫藥上市公司市值在2個交易日(12月6日-7日)蒸發逾2000億元。與此同時,下半年醫藥主題基金單位凈值也出現不同程度調整。
醫藥板塊市值蒸發,多只持倉基金淪陷
12月6日,醫改重大措施“4+7”帶量采購政策落地。此前,市場預期降價幅度在30%-40%。但從預中標情況來看,中標價降幅超過60%的有6家,部分品種降幅甚至超過九成,引起市場擔憂,A股醫藥板塊整體受挫。
截至12月7日收盤,醫藥板塊多只個股回調。其中,樂普醫療、普利制藥、健帆生物等8只醫藥個股跌停,40只個股跌幅超5%。近兩個交易日,整個醫藥板塊市值蒸發高達2374.36億元。
那么,醫藥股的集體下挫會給多少主題基金帶來影響?據記者統計,上述當日跌停的8只醫藥股三季度共被393只基金和10只社保基金持有近6億股。其中,還包括今年備受機構資金青睞的眾多ETF。
由于年內A股市場大幅調整,導致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全線下跌,而醫藥板塊主要受到今年7月份行業疫苗事件影響,個股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具體來看,上半年醫藥生物指數以3.11%的漲幅排名市場第二。但自下半年以來,受外圍事件等因素影響,醫藥生物指數回調幅度較大,以-22.97%的漲幅排名倒數第二。整體來看,年內醫藥生物指數以-20.57%的漲幅排名行業第七,僅次于食品飲料、銀行、休閑服務等行業。
有業內人士認為,醫藥股近期集體下挫主要是由于機構大福減倉,而本輪帶量采購政策的落地則成為導火索。
恒豐泰石董事總經理韓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帶量采購可以降低中間環節成本,對患者來說,有利于獲得低價且高品質的藥品。同時,利好以技術驅動的醫藥企業,利空以營銷驅動的醫藥企業。其影響將持續到帶量采購進入常態之后,且影響上市公司的財報陸續驗證之后才能結束。”
年內醫藥股大調整,主題基金先揚后抑
今年以來,醫藥主題基金經歷了“過山車”行情。
上半年,醫藥主題基金憑借醫藥板塊的強勢補漲,業績一路高歌猛進,長期跑贏大盤,有7只主題基金出現在上半年業績排行榜前十。比如,富國精準醫療、中歐醫療健康C、富國新動力、匯添富醫療服務等。同時,這些主動權益類基金明顯跑贏同期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
記者注意到,醫藥板塊上半年大幅上漲主要由龍頭股帶動。具體來看,市值位居醫藥板塊前列的個股中,恒瑞醫藥、愛爾眼科、智飛生物、片仔癀等個股上半年股價漲幅均在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