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股份最新消息,一則看似簡單的股票回購注銷公告,或將為持續兩年多的金科股份(000656.SZ)控制權之爭畫下句點。
11月18日晚間,金科股份發布公告稱,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回購注銷不符合解鎖條件的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將已不符合解鎖條件的激勵對象12人已獲授的限制性股票全部予以回購注銷。
公告指出,本次回購并注銷的已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為83.75萬股,財聯社記者經過計算得出,在本次股票回購注銷后,黃紅云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股份,將占金科股份總股本約30.02%,在穩固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同時,亦完美避開要約收購的紅線。
黃紅云一招制敵
據悉,本次回購注銷限制性股票數量合計為83.75萬股,回購價格為2.73元/股,公司應支付回購價款228.64萬元,本次回購注銷完成后,公司股份總數將由53.4億股變更為53.34億股。
此次回購注銷的83.75萬股,占目前金科總股本的0.016%,而截至目前黃紅云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金科股份約16.02億股股份,占金科股份總股本的29.9925%,這意味著注銷回購完成后,黃紅云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股份,將占金科股份總股本約30.02%。在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同時,規避開要約收購的風險。
知名證券律師宋一欣告訴財聯社記者,“若按照正常流程,投資者如果想通過收購股票獲得30%以上股權,從而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話,需要履行全面要約收購義務。換而言之,如果黃紅云想要通過股票收購方式獲得金科的控制權,需要向上市公司發出收購公告,待上市公司確認通過后,再向全體股東發出要約。但是通過股權回購注銷,則可以直接避開這一紅線。”
融創中國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公告顯示,金科股份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回購注銷不符合解鎖條件的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的議案》。需要指出的是,表決結果顯示,張強和姚寧兩名董事對該議案投出了反對票。
關于反對的原因,董事張強稱“此時注銷股票會使得大股東規避要約收購”。此外公司獨立董事姚寧也投出反對票,“由于大股東剛剛公告簽訂一致行動協議,且大股東和二股東的股權比例較為接近,目前時間段內選擇回購注銷股票較為敏感,此時注銷股票會使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30%,規避要約收購義務,從而剝奪廣大中小股東選擇是否出售股份的權利,影響廣大中小股東的切身利益。”
相關資料顯示,上述兩位反對的董事均系“融創系”人馬。根據金科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張強任金科董事、融創中國副總裁兼上海區域蘇州公司總經理。其中在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任融創中國營銷中心總經理;2013年1月起至今,任融創中國副總裁;2014年1月起至今,任融創中國上海區域蘇州公司總經理;2016年12月起,任公司董事。而姚寧則系融創中國2017年5月提名而當選為金科股份的獨立董事。
不過因為黃紅云旗下人馬占據董事會另外7席,僅有的兩票反對無法左右議案最終的通過。據金科公告顯示,包括獨立董事意見、監事會意見、獨立財務顧問報告結論性意見均表示,本次回購符合相關規定,同意對上述股票實施回購注銷。
擔任本次金科股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事項的專項法律顧問的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也在 11月18日晚間通過上市公司公告稱,“該事項符合法律規定。”
11月19日上午,金科股份董秘辦相關人士接受財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稱,“公司按規定辦理限制性股票回購注銷屬于公司正常的經營管理行為,不存在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金科股份還在公告指出,根據公司2015年第八次臨時股東大會對董事會的相關授權,該事項無需再次提交股東大會審議,這意味著融創中國方面通過向股東大會施壓否決該事項之路也被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