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加之計劃生育的影響,近幾年人口老齡化有加速的跡象,老年人的老年生活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到2.4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17%,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據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但是,從2012年開始,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增速持續低于支出增速,2017年稍有改善,但復合來看2007至2017十年間,養老金的收入復合增長率為19.52%,低于支出的復合增長率21.09%。
就在此時,8月6日,證監會核發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分別是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鵬華基金、中歐基金、富國基金、萬家基金、廣發基金、中銀基金、銀華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泰達宏利基金共計14家基金公司的14只養老目標基金。養老目標基金此時終于揭開面紗,眾多基金業內人士認為,養老目標基金給公募基金帶來廣闊市場,也為A股市場帶來源頭“活水”。
中歐基金副總經理許欣表示:養老目標基金的存續時間長,繳費穩定持續,資金具有長期投資的屬性,是資產管理行業非常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這有利于發揮長期價值投資優勢,減少A股市場投機和股指劇烈波動,改善資本市場結構。無論是橫向與歐美主要股指比較,還是縱向與歷史估值水平比較,當前A股大盤藍籌股的估值較低,股息收益率高,且中小盤成長股估值風險也已大幅下降,A股市場價值股與成長股均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南方基金認為:現階段A股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細分行業龍頭企業盈利能力突出,債券票息和收益率水平也處于有吸引力的水平,目前基礎資產無論是股票市場還是債券市場都有非常高的配置價值,非常適合定位長期投資的養老目標產品的運作。
前海開源基金公司總經理楊德龍表示:養老目標基金主要瞄準追求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者,可能會有比較大的發行規模。養老目標基金的批準,可能會給市場帶來長期增量的資金。
養老金體系亟待進一步完善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金體系亟待進一步完善。養老目標基金致力于幫助投資者解決養老難題,作為養老金境內投資管理主力軍的公募基金也將迎來發展機遇,養老金市場將穩定擴容。中歐基金副總經理許欣認為,“養老目標基金將成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中的核心動力。在人口老齡化、基本養老金替代率正在不斷降低的背景下,除了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外,養老目標基金的出現將構建起以個人自主養老為基礎的養老‘第三支柱’,對于完善我國養老體系、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顯示,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各類養老金1.5萬億元,在養老金境內投資管理人的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從投資回報上看,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業已累計分紅1.71萬億元。由此可見,善于“長跑”的公募基金總體上獲得良好收益。
盡管收益良好,但業內人士也有這樣的擔憂,現階段基金發行市場低迷,首批14只養老目標基金又同時獲批,競爭壓力可想而知。那么公募基金又該如何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呢?許欣認為,養老目標基金要做好四個方面,即產品、賬戶、場景、服務。其中,“產品”由制造商(基金公司)提供,在現在基金產品數量眾多,投資者已經目不暇接,高質量的精品越來越受青睞,市場份額會向優勢制造商進行頭部集中。“賬戶”的意義在于將改變投資者的行為習慣,從過去對一個個單品凈值波動的關注,轉為對賬戶整體風險和收益的關注,這對投資者良好投資行為的形成至關重要。(綜合于新華網、財聯社)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