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大勢:周一滬深兩市早盤雙雙低開,受長生生物疫苗事件持續發酵的影響,生物醫藥股集體重挫。但是午后在航空、建筑、建材等權重股的帶動下滬指放量反彈一舉站上2850點,市場做多氣氛回升。技術上,滬指2800附近形成有效支撐且指標上有走強的趨勢,短期若繼續上攻可關注2900附近突破情況。
消息面:
1,近日,國防科技工業智能兵器技術創新中心在京成立。創新中心以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為主依托單位,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信息院北方自動控制技術研究所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208所為依托單位,專業從事與兵器相關的戰略發展與規劃、系統創新及設計、前沿技術和基礎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財聯社)
財經365點評: 創新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兵器技術向專業化、系統化、職業化邁進,有利于規范、促進兵器企業發展。
2,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美國威脅將對5000多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關稅”時說:對于美方執意挑起貿易戰,中方“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立場非常堅定、明確。此前中方已經多次闡釋,在此我不再展開。我只講兩句話:第一,中國不是嚇大的,中方有能力、有信心維護中國人民的利益。第二,我們奉勸美方保持冷靜,通過理性的態度來處理和解決有關問題。(人民日報)
財經365點評:中美貿易摩擦仍是目前市場的一大風險點,中美貿易談判不會一蹴而就,斷斷續續的貿易壁壘仍會不斷影響摩擦性外貿型公司。
3,李克強7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后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財經365點評:擴內需仍是目前穩定劑經濟的重要支撐,加快擴內需有利于優質消費類龍頭公司業績改善。
4,今年二季度以來,養老金入市步伐明顯加快。一是,資金到賬速度加快。一季度新增到賬資金335億元,二季度新增到賬資金650億元。二是,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委托投資的省份又新增加了2個,總數達到14個。三是,更多資金即將加入委托投資陣營。
財經365點評:養老金入市步伐的加快證明養老金投資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也表明目前市場點位A股估值優勢顯現。
5,2018年7月以來,央行向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含國庫現金)14605億元,而去年同期央行累計凈投放(含國庫現金)僅為3310億元。年初以來貨幣政策邊際放松在流動性環境的逐步紓解過程中不斷確認。(21世紀經濟報道)
財經365點評:從實際資金行為來看,央行貨幣政策確實由緊轉松了,但央行不會進行全面放水,結構性流動性松緊政策將是常態。
個股利多消息:
華夏幸福:擬32.2億收購湖州鼎泰45.45%股權。
金安國紀 :恢復建設年產240萬張覆銅板生產線。
美的集團:擬40億元回購公司股票。
二六三:獲得工信部批準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經營許可資質。
杭州銀行: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擬合計增持逾1.03億股。
光啟技術:控股股東擬增持不低于3000萬元。
太極實業:子公司簽訂23億元晶圓廠房建設項目合同。
中煤能源: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加50%到71%。
華大基因:實控人、部分董事及控股股東核心管理團隊擬增持不低于1.5億元。
冠昊生物:實控人擬6個月內增持不低于6%股份。
個股利空消息:
元祖股份:兩家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7.5%公司股份。
潤欣科技:股東欣勝投資擬清倉減持不超5.8954%股份。
*ST海潤:逾期金融機構債務達32.2億元。
康泰生物:中歐基金下調公司估值至42.25元/股,相當于三個跌停。
投資策略:市場經過連續反彈后資金做多熱情被點燃,量能持續放大,底部有望確立。受疫苗事件影響,短期內醫藥類個股將是資金回避的品種,投資者可暫且回避此類標的盡量不要試著去抄底。當前可介入一些前期回調的優質大消費類、科技成長類品種布局反彈行情,控制倉位為主。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財經365提醒大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