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深兩市小幅低開,盤中在中石化、中石油(行情 專區)等權重股的帶領下翻紅,而兩市成交量卻嚴重萎縮。截至收盤,滬指報1965.45點,漲0.37%,成交522億元;深成指報7600.47點,跌0.49%,成交643億元。股指期貨貼水幅度收窄至35點。
據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7%,環比持平;6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0.6%。
投資者最擔憂的還是6月份PPI數據。PPI已連續第三個月環比負增長,顯示工業品補庫存動力不足,企業盈利未出現轉暖。而A股上市公司中,大約80%的企業都從屬于工業制造業,這也意味著企業業績在短期將繼續承壓。
值得關注的是,自2011年6月之后,PPI的回落就難以傳導至CPI(扣除服務和食品(行情 專區)),體現出在當前的需求結構中,投資品領域的產能過剩問題要遠大于消費品領域。經濟已經開始出現“滯漲跡象”。
“現在大家都比較迷茫,不知道政府對經濟的容忍底線是什么?經濟何時見底,誰也說不清楚?!睎|證期貨股指期貨研究員劉海燕對記者表示。
與近期股市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石油(行情 股吧 買賣點)近期卻走出了“九連陽”的態勢。據統計,中國石油自6月27日啟動至今,從7.08元歷史最低點一路漲至昨日收盤的8.10元,股價累計上漲了14.44%。 “九連陽”的背后是6月28日、7月2日、7月3日和7月4日的連續尾盤逆襲。而昨日中國石化(行情 股吧 買賣點)4.59%的漲幅,以及高達5.4億元的成交額,也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兩桶油近期為何如此護盤?東證期貨股指期貨研究員劉海燕認為,“在2000點的關鍵點位上,兩市亟需權重股來護盤維穩。一旦A股再次破位下跌,有可能會形成加速下跌,從側面可以看出國家維穩意愿比較明顯。”
劉海燕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從歷史上來看,中國石油的護盤行為多以失敗告終。”護盤行為雖然短期有一定效果,但長期難左右市場整體走勢。其實,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之外,“601”軍團的其他幾位重量級個股如工商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國平安(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近日也異動頻頻。
據期貨日報記者統計,歷史上中石油一共有四次護盤行為,分別是:2011年9月23日—9月30日、2011年7月26日—7月28日、2008年3月28日—4月17日和2008年1月29日—1月31日,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以2011年7月的那次“護盤”為例,當時歐債危機襲來,2011年4月后A股出現單邊下跌,眼看2700點整數關即將不保。7月26日至28日,中石油連漲3日,盤面表現也與近期類似,大單買入、尾部拉升。然而,那次“護盤”也只是讓滬指在2700點上方多“活”了5個交易日,8月2日,滬指收盤再度跌破27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