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早盤,滬指終結連續18天低開的窘境,兩市雙雙微幅高開。開盤后,銀行股發力,滬指震蕩上漲。但由于中小創個股普遍低迷,創業板指及深成指則震蕩走弱。此后,權重股及題材股分化愈加明顯,工行、農行、建行等個股均刷新近期新高,而特斯拉、蘋果概念等題材股則萎靡不振。隨后,題材股走弱影響市場做多情緒,權重股紛紛沖高回落,保險股殺跌,兩市各大指數均震蕩回撤。截至中午收盤時,滬指下跌0.37%,報3231.74點,成交1283億元;深成指下跌0.78%,報10272點,成交1311億元。
板塊方面,稀土、西藏板塊、有色、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保險、汽車電子、家用電器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證監會:保持IPO常態化 加大退市力度;創業板機會來了?證金首次現身創業板十大股東;80人候選“大發審委”:人數增加 新設遴選委考察;所有被納入MSCI指數的A股公司將接受ESG評測;多家券商調整股權質押細節 創業板原則不超3.2折;銀行股紛紛刷新十年高點6124點工行持股宣告解套;樂視非上市系金融借款140億 稱資產逾300億夠還債。
近期,周期股、金融股和白馬股形成輪動格局,共同特征就是低估值和景氣看好。目前,滬指面臨前期3300點下方的密集套牢盤,量能不足以支撐強攻格局,大多數個股賺錢效應明顯萎縮。業內人士預計,A股前期持續上漲格局料轉為震蕩格局,期間投資者應堅守低估值、滯漲、績優板塊,短線回調之后或有低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