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訊 周五早盤,受外圍股市下跌的影響,兩市雙雙低開。開盤后,在環保股、雄安新區概念股和其它題材股拉升的帶動下,兩市震蕩回暖,創業板指一度翻紅。但此后受制于市場跟漲意愿不強,兩市重回弱勢。臨近午盤,在可燃冰、混改概念股等拉升帶動下,兩市跌幅有所收窄。午后,保險股、中字頭等權重股發力,滬指震蕩翻紅,中小創則繼續萎靡不振。截至收盤時,滬指上漲0.01%,報3268.72點,成交2184億元;深成指下跌0.37%,報10614.1點,成交2615億元。
板塊方面,保險、日用化工、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稀土、區塊鏈、軍工航空、有色、創業板50、券商等板塊跌幅居前。
天風證券認為,目前市場尚未出現系統性風險信號,投資者不必悲觀,應當珍惜三季度的反彈窗口。行業板塊配置方面,建議淡化風格,均衡配置,下半年仍將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周期股、估值與業績增速匹配的消費白馬股、確定性增長的成長股都會有表現機會。
招商證券指出,市場依然維持強勢震蕩格局,周期股或有反復,追高需謹慎;從原則上看,中小創的相對強勢顯示風險偏好仍偏強,主板和中小創短期有望輪番表現,但由于量能萎縮,滬指的上升空間存疑。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表示,現在創業板指數已經基本完成探底的過程,趨勢上逐步確認了反轉。當然趨勢反轉并不是說馬上快速回升,更不是像一些愛“抬杠”的人質疑的創新高,而是從之前不斷下跌的趨勢,變為底部不斷抬升的趨勢,個股的機會會增多。創業板從之前的“不可為”逐步變成“可以為”,可以選擇一些優質的個股來進行配置了。但是對創業板的配置比例不要太高,既要配一些主板的周期股和消費股,也配一些小盤股,通過均衡配置來降低整體的組合風險。
不過,并不是所有機構都看好創業板的未來走勢,川財證券認為,從短期而言,創業板可能延續相對偏強,但整體走出系統性行情的概率并不大,風格轉換或難以持久。
川財證券表示,從基本面來看,風格轉換的三個核心因素:流動性和政策根本性改善、估值絕對低位,在中短期內均難以滿足,并且中小創估值仍未跌到位。目前TMT行業中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個股占比在40%左右,仍偏低。
同時,市場面上,目前創業板強勢的部分因素在于周期和白馬等績優板塊調整,資金部分輪轉到低估值成長個股中。而創業板邏輯主線并不明確,且創業板指數已從底部反彈了超10%。
目前大盤指數的換手率已經處于歷史低位,17日換手率僅為0.85%,創業板指則為3.03%。短期資金進入創業板達到一定限度后,一旦大盤換手率比值回升,則中小盤可能面臨再次走弱的風險。
川財證券認為,無論風格是否會呈現轉變,業績仍是資金布局的主線。中小創的相對強勢顯示風險偏好仍較強,短期市場在維穩和業績驅動預期下仍偏強,建議配置主線仍是績優板塊:大金融、消費和周期,以及部分績優的成長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