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8月25日上證指數突破長期壓力位3300點,創造19個月新高之后,8月最后一周,A股各大指數繼續保持上漲態勢。技術面上,上證已經實現月線3連陽,而今年以來一直較為弱勢的創業板也開始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市場情緒逐步回暖。
01
與全球市場比較
A股當前處于什么階段?
今年以來,A 股結構化行情特別明顯。截至8月底,上證指數上漲了8.38%,上證50上漲了19%,滬深300上漲了15%,另一方面,創業板下跌6%,次新股下跌8%,小市值股票下跌6%。我們可以看到,藍籌股在全面持續地走強,而高估的5類股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很多個股跌幅慘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恒生指數,今年以來已經上漲了27%。盡管港股漲幅巨大,但是AH股的溢價指數已經上升到129%,這說明AH股雙邊上市的公司,在A 股的漲幅實際上比港股更大,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現象。
總地來講,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今年雖然都已經漲了不少,但是從市場估值來比較,還是存在不小的差異。
目前,上證50的PE(市盈率:市值與盈利之比)估值是11.8倍,A股整體PE是19倍,創業板的PE是48倍。比較而言,港股的PE是11.1倍,標普500的PE是21倍,道瓊斯指數的PE是20倍。顯而易見,從估值水平來講,港股和A股市場里面的藍籌股仍然處于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估值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