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上證指數收盤在3365.24點。
看一看最近兩周的收盤指數,多在3360-3380點上下,再看看5日、10日、20日均線分別為3375、3370和3321,看起來大盤很可能在3365點附近歇歇腳,再發力上攻。
此時此刻,投資人是不是也可以冷靜地坐下來,做做功課。譬如從5178點下來到3365點,跌幅約為35%,期間有多少股票跑贏指數,不但不跌還大幅上漲?又有多少股票跑輸指數,跌得回家的路都不認識了!都說慢牛行情來了,在慢牛即將或者已經啟動之際,能否找出中長線選股的一些規律和技巧?
讓統計數據來告訴諸位。
2015年6月18日,上證指數5178點時,滬深兩市約有2800只個股,經筆者梳理,跌幅小于35%的有 1672只,比例約占60%;有2397只個股還處在跌勢中,比例為85%。也就是說,有60%的股票沒有跑贏指數,有85%的個股迄今尚未解套!
那么,持有哪些個股(2015年6月30日之后上市的不計入)是15%的幸運兒呢?
第一類是借殼和重大重組的上市公司。
如期間漲幅高達573%的協鑫集成,224%的長航鳳凰,196%的順豐控股,169%的九鼎投資,122%的分眾傳媒,71%的神霧節能,漲幅60%和50%的韻達股份和圓通速遞等等,均屬于此類。
但這一類股票的特點是,漲起來猛、跌起來也兇。以期間漲幅第一的協鑫集成為例,從借殼停牌時的0.61元(復權)漲到本周五4.31元,如果是彼時買進的,當然賺翻啦!可是借殼后從最高19.40元跌下來,是不是也會嚇破膽。還有長航鳳凰,從前收盤1.69元到5.48元,當然喜人,可如果從最高價21.60元到今天的5.48元,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其他諸如順豐、分眾、九鼎等等都是如此。對普通投資人來說,恐怕輸老本幾率遠高于賺大錢。
第二類是周期性個股,行業正好從低谷走向鼎盛。如漲幅453%的贛鋒鋰業246%的天齊鋰業,228%的滄州大化,137%的天賜材料,120%的方大碳素等。這一類個股的特點是,你必須對行業走向有相當研究,踩準時點進出。如天齊鋰業,其盈利從2013年的-1.32億元,到之后三年的1.3億、2.48億、15.12億,今年上半年再達9.2億,今年會不會是峰頂,還要走著瞧。而2014年上市的天賜材料,上市之初正好是景氣上升期,而今高增長已過,股價也從80元滑落至目前的50元。
第三類是業績持續穩定增長的低估值公司。如漲幅120%的貴州茅臺,105%的萬科,101%的三聚環保,93%的恒瑞醫藥,85%的老板電器,以及82%的萬華化學,79%的美的電器,78%的海康威視等,均屬此類。以恒瑞醫藥為例,2000年上市以來,凈利潤從6500萬元增至2016年的25.89億元,16年增長40倍,市值也從上市之初的40億增至目前的1670億,增長42倍,股價與盈利增長基本同步。而茅臺年盈利增長約在20%左右(近三年均為個位數),目前26-27倍的估值似乎高了一點;相反如萬華化學,雖然漲幅已逾80%,但目前估值還不到12倍,似乎還有上升空間。
那么,跌幅居前的又是哪些股票呢?
第一類是業績急劇下降的,如-85.76%的*ST三泰,-80.52%的*ST銳電,-78.96%的*ST智慧,-78.93%的安居寶,-77.94%的騰信股份等。
第二類是高高在上的所謂人氣股、妖股、概念股,如-83.76%的京天利,-82.66%的暴風集團,-82.51%的信雅達,-81.24%的安碩信息等。
第三類是涉嫌違規違法,被監管部門處罰的,如-77.72%的金亞科技,-76.5%的鼎捷軟件等。
從風格板塊分析,高市盈率、高市凈率、虧損股、微利股、小盤股,表現多不佳;還有這個概念那個概念的,如電商概念、網貸概念、智能醫療、阿里概念,以及什么可燃冰、物聯網,跌幅都在50%以上。相反,破凈資產、低價股、MSCI成份股表現最好,期間漲幅分別為47%、9.8%和9.15%。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