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在日線形態上收出了第6個十字星,而且都是高位的十字星,這種高位放量十字星在技術形態上是一種出貨形態,保險股的連續調整,資源股的跳水。在連續放量指數卻滯漲的情況下市場隨時可能出現調整的格局。小編認為如今盤面上還是有比較多的板塊異動,如周一次新股則是多數調整,周二周期股集體出現了跳水的現象,成交量繼續維持在一個較高的位置,對于后市來說,這種放量滯漲的走勢尤其需要值得我們警惕。今天在10點和13點有過兩波沖高,形成了新高,但隨后的回落也同樣堅決,而且個股還是漲少跌多的局面,漲跌比已經擴大到了2:3,顯然指數強勢背后是個股賺錢效應的降低。
進入到三季度之后,已有過兩次明顯的風格切換,7.17日和8.25日附近,均是上證50獲得了主導;5.11和5.24日時,也是主板獲得雙底,創業板則在之后再度破位,如今再次面臨選擇?就持股分布來看,國家隊在今年二季度開始密集進入中小創,但主體力量依然停留在主板市場。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三者的持股市值分別達到7793.93億元、502.12億元和263.36
億元。伴隨著對大盤白馬股的減持之后,資金有進一步流向創業板的需求,相關機會值得研究。據相關報道分析,大盤藍籌股、白馬股的估值已經進入高位,已經透支了未來業績提升后的估值空間,而業績確定性較強,同時預期增長較快的中小盤細分行業龍頭股得到行情擴散效應。包括,證金、社保、養老金等介入的中小盤股,也大多是這個因素,之前挖掘億緯鋰能、正海磁材也是源于此。
從技術軌跡來看,目前市場的震蕩收陽,已顯示技術壓力或多空分歧日益明顯的一個特征,目前上海綜合指數中的日、周、月KDJ快速指標均已進入一個較高位置,如果市場續升,則須有量能指標的進一步配合;而深圳成指、創業板指數的運行周期與滬指略有不同,這也是造成技術指標短期因素分化。小編認為從市場資金特別是主力資金凈值近10日變化來看,盡管市場不斷上漲,但主力資金凈值僅有8月25、28日兩天為凈流入,而凈金額較小。其它8個交易均為凈流出且流出金額增加,顯示市場在拉抬部分指數如中國神華、國電電力、中國聯通等過程中,其余股票出現了減持出貨。策略上,股民要保持理智,究竟是要把握沖刺利潤承擔出貨風險,還是說轉向超跌股,布局未來。
以上就是股市星線背后資金暗度陳倉的相關資訊,獲取更多股票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原標題:熱點交替輪休,星線背后資金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