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牌后漲停僅一日,中國神華與國電電力(600795,股吧)這對國企改革重量級標的便沖高受阻。隨著利好兌現,國企改革概念股也進入了“中場休息”時刻。
8月28日,國內兩大煤電集團的合并終于一錘定音。中國神華與國電電力的控股股東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實施聯合重組,神華集團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國電集團。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雙方各自以直接或間接擁有的相關火電公司股權及資產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國電電力持股比例約為56.08%,擁有合資公司控股權。
重大利好刺激下,國企改革概念股紛紛上漲,9月1日中國神華、國電電力同時復牌后也不出意外直封漲停。
不過9月4日,中國神華早盤即打開一字板,國電電力也在高開后快速回落。截至當日收盤,中國神華漲幅縮窄至6.07%;國電電力更是翻綠報跌3.91%。全日振幅達10.94%,成交總量974.65萬手。
當日,國電電力集團旗下A股也普遍下跌,英力特(000635,股吧)跌3.42%,長源電力(000966,股吧)跌5.16%,龍源技術(300105,股吧)跌2.26%,*ST平能跌2.54%。港股市場方面,中國神華跌3.55%,國電集團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國電科環漲1.85%、龍源電力跌0.17%。
隨著神華國電重組利好兌現,前期國企改革概念股的熱度也暫時消退。昨日Wind國資改革指數跌0.01%,板塊內41只個股中21只下跌,其中前期漲幅較大的鐵龍物流(600125,股吧)、洛陽玻璃(600876,股吧)跌幅均超3%。
那么,國企改革概念是否還有機會?
“國企改革是很大的主題投資機遇,牽扯到央企、地方國企等,涉及面較廣,行情會隨著消息面波動此起彼伏,目前還僅是起始。”中原證券分析師方夏虹認為,9月4日中國神華與國電電力走勢不強,或受港股市場出現較大回落有關。考慮到國企改革將強化國企實力,相關概念股未來仍有走強預期。
作為首例央企煤電重組的案例,中國神華與國電電力合并有望解決長期以來的煤電矛盾,并帶動相關煤電國企融合預期加劇。
就在8月30日,華能集團與同煤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加強煤礦項目合作,探討煤電一體化、新能源開發、港口航運、金融、境外項目等領域的合作。
根據公開資料, 華能國際(600011,股吧)是華能集團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也是全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華能國際擁有可控發電裝機容量1.017億千瓦,權益發電裝機容量90796兆瓦。
同煤集團是全國億噸級動力煤大集團之一,煤炭產銷量穩居行業前三,是世界500強企業。目前,同煤集團正在全力建設國家晉北煤炭綠色開采基地、國家晉北清潔能源基地、山西晉北現代化煤化工基地三大基地,著力打造煤炭、電力、煤化工、鋁、金融、現代物流六大產業升級版。
興業證券(601377,股吧)此前研報認為,今年下半年國企改革將繼續發力,具有央企重組方案落地、前兩批混改試點方案出臺、油氣改革施工方案落地、第三批混改試點確定、地方國改方案出臺等多個利好預期,市場短期風險偏好回升對主題投資機會提供機遇,建議密切關注國企改革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