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個股后期走勢出現分化,需要結合自身業績是否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市盈率是否符合行業當前發展趨勢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控盤跡象顯現
宜賓紙業自4月份以來已經遭遇6次“閃崩”,而此前幾次皆能轉危為安,實現“V”型回升。宜賓紙業在4月17日第一次“閃崩”后接連三個跌停,在4月20日股價砸至27.59元/股,此后宜賓紙業便開啟了新一輪拉升行情,6月21日該股股價沖高到42.98元/股,區間漲幅超過55%,其股價重回暴跌前的水平。
而7月17日及8月2日的股價“閃崩”,宜賓紙業均能在碰觸36元/股后迅速反抽。不過,從8月2日以后,數次“閃崩”導致股價持續下滑,公司股價8月22日收于26.99元/股。業內人士分析,宜賓紙業股價多次“閃崩”后回升,被資金控盤跡象顯著,且操盤方實力強勁。
溫氏股份在7月17日遭遇“閃崩”后,股價呈現“V”型回升,8月22日收于21.95元/股,已經超過“閃崩”前一天的股價。太平洋證券分析師認為,溫氏股份上半年業績下滑主要受豬價和禽價下跌影響,但公司生豬銷量持續增長,未來3年公司生豬養殖規模將繼續穩健增長。溫氏股份近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近期國內豬價或持續上漲。據商務部監測,8月14日至20日肉類價格小幅增長,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
兩波“閃崩潮”
哈森股份、英聯股份、泰嘉股份、皖天然氣等次新股則在股價“閃崩”后一瀉千里,而且這幾只次新股“閃崩”都發生在五六月份的次新股“閃崩潮”中。進入8月份,次新股第二波“閃崩潮”開啟。繼周一大漲8.7%并創下6月21日上市以來新高后,華體科技8月8日開盤跳水,一個交易日總市值縮水3.52億元。而這并非個例,8月上旬已經出現迪貝電氣、杭州園林、和科達、理工光科等多只次新股股價“閃崩”的情況。
哈森股份6月20日“閃崩”后兩個交易日連續跌停,股價也從6月20日開盤的40.72元/股,一路下滑至8月22日收盤的21.19元/股。泰嘉股份則在6月6日股價“閃崩”后連續4個跌停,目前股價較“閃崩”前已經腰斬。同為次新股的豐元股份、杭州園林則在股價閃崩后出現“V”型反轉。豐元股份7月27日開始連續7天上漲后,股價已接近5月23日“閃崩”當日價格。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次新股“閃崩”或走弱與幾方面因素有關:一是進入中報發布期,次新股的業績是否達到預期,將影響投資者對次新股的態度;二是次新股的賺錢效應開始變弱,導致投資者對炒作次新股的熱情降溫。另外,市場風格也發生變化,次新股的表現與資金是否推動息息相關。同時,次新股可能逐步進入價值回歸的過程,后期走勢將出現分化,這需要結合個股自身業績是否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市盈率是否符合行業當前發展趨勢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