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中國財富傳媒集團與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召開座談會,探討有關中美經濟合作新格局。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中國財富研究院主席魏禮群在座談會上表示,中美兩國未來經貿關系不應以單純追求“貿易平衡”為目標,并提到能源、基礎設施、高科技、制造業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關注的四大“支柱行業”,而中國在這些方面有著很強的能力,美方亦可以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尋找途徑積極參與。
此次座談會由中國財富傳媒集團董事長葛偉主持,彼得森經濟研究所主席亞當·波森及其團隊一同出席并發言,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等受邀出席。
亞當·波森在發言中總結了特朗普團隊的三大貿易理念:一是貿易逆差本身不利,應將其縮小;二是由于雙邊談判能夠帶給美國更大的直接杠桿作用,因此比多邊或區域談判更為可取;三是重點發展通過決定特定行業、地區或產品線形式推廣的管理貿易。
2016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貿易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比重為14.1%,美國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為16.1%,雙邊服務貿易超過1000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超過1700億美元。魏禮群說,目前中美是互為最大經貿關系的兩個國家,要拓展中美經濟合作新格局,關鍵是需要雙方共同面向未來,以寬廣的眼光,進行戰略性思考和選擇,兩國未來經貿關系不應以單純追求“貿易平衡”為目標。
不久前,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指出,美國與101個國家之間都存在貿易逆差。魏禮群說,其實中國對美國貿易存在順差,并不意味著中國受益、美國受損。據研究,中美貿易可以幫助每個美國家庭一年節省850美元以上開支。
魏禮群認為,長期以來,中美貿易失衡的重要原因是,中方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而美方限制對華高科技出口,未能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應該改變這種狀況,同時開拓更深層次更有創見的互補合作,例如能源、基礎設施、高科技、制造業是特朗普總統關注的四大“支柱行業”,并形成以促進就業為核心的政策,而中國在這些方面有著很強的能力。
魏禮群進一步指出,雙方還應該擴大投資領域合作,加強在國際經濟領域合作,比如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建設,對美國而言也是很好的機遇,能夠增加就業,擴大海外投資,美方可以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尋找途徑積極參與。
在中美未來合作方式的探討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內森·席特則表示,未來中美之間經濟合作的擴大可以通過中美雙邊協議的談判來實現,“中美雙邊投資協定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有效開展,就會拖累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嚴格的按照雙邊投資條約去推動兩國經貿合作的發展,要正確的、完整地去實施,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態度”。
關于拓展中美未來經濟合作新格局,魏禮群還提到需要審視中國未來經濟的走勢,他判斷當前和未來中國經濟規模將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可達14萬億美元左右;同時,產業結構升級、現代產業體系優化,據測算,服務業比重將由2016年的51.6%到2020年提高為58%至60%,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發展也將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2016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1.2%,到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有望達到50%左右。
魏禮群還提到,中國對外開放將不斷深化,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對外投資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游將達到7億人次,中國經濟充滿希望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