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小程序的發展借助了微信本身的“流量光環”,那么小游戲則是兩者共同孕育的產物。
18天累計3億用戶,每天數百萬的廣告收入。顯而易見,在互聯網時代下一個風口的競猜中,朱嘯虎又押對了寶。
如果說小程序的發展借助了微信本身的“流量光環”,那么小游戲則是兩者共同孕育的產物。一方面,憑借其強大的社交屬性,小游戲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微信和創業者們寄予厚望,而另一方面,不管是“跳一跳”成功的商業化探路,還是日益擴張的玩家群體,都極大的刺激著第三方開發者的神經。
01 小游戲的商業化
數據顯示,自4月4日全面開放以來,微信發布小游戲數量已經超過了300個,其中多款游戲用戶過億,留存率更是達到了同類H5游戲的兩倍,社交分享新進占比始終保持在60%到90%左右。
朱嘯虎說:“小程序的紅利期就在今年,錯過了就徹底失去了這個風口,而小游戲正是其中最有潛力的領域?!痹捯粑绰渚臀舜笈ヂ摼W從業者投身其中。隨著產品和用戶數量的不斷增長,小游戲的商業模式愈發清晰,人們在注重游戲休閑和趣味性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氪金”需求。
《微信小程序洞察報告》顯示,小程序游戲用戶年輕化特征明顯,并且主要集中在上班族、白領這類人群。年初的一份爆款手游數據同樣指出,他們還是購買手游付費道具的主力軍。
2018微信公開課PRO上,微信團隊曾分享了小游戲未來的幾種可能:容量超過1G的大作,可以利用小游戲制作"試玩版"降低門檻,得到初期的曝光;一些游戲內的模塊也可以拆分成小游戲(比如簽到、抽獎等)來維持活躍。種種跡象表明,小游戲的發展正慢慢朝手游方向靠攏。想法固然是好的,甚至于許多網游公司早已通過綁定APP的形式對相似方案進行了實踐。然而就像手機游戲難以取代同類型網游一樣,小程序始終無法取代APP,它能做的也只是豐富其中的應用場景。
02 賺錢才是硬道理
時下熱門的《海盜來了》通過道具內購,安卓日均流水已經超過了100萬元,不過受制于包體大小的限制(4MB),碎片化、輕量級的小游戲想要在內容上更進一步著實難上加難。如今,微信團隊也在努力轉變運營策略,引導其主流變現方式由付費道具向廣告招商方向發展。關于這點在近來測試開放的banner廣告、激勵視頻廣告,乃至朋友圈廣告上都有著明確的體現。
只是與小程序傳統的圖片廣告需要用戶強制觀看不同,激勵性廣告允許用戶選擇不觀看,不過這樣做的代價可能會讓玩家與其贈送的道具、點券等虛擬物品獎勵失之交臂。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獎勵視頻廣告收入在手機游戲收入中的比重日益提高。
這樣的廣告形式在當前看來的確屬于新興玩法,不管是對玩家還是廣告主而言,從適應到習慣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況且游戲不同于電視節目,冒然暫停只會影響用戶觀感,僅憑這點就徹底限制游戲內短視頻廣告的規模。當然,插入廣告的方式遠遠不止激勵視頻一種,小游戲凝聚著大把用戶注意力,未來游戲內的廣告也一定會成為小游戲核心收入來源。
03 爆款下也有危機
制作簡單又極易成為爆款,小游戲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其自帶的社屬性交,就像近期被視為群聊牛皮癬的群分享,還有利用玩家間競爭心理的排行榜、PK等選項,帶動整個朋友圈都參與其中。
小游戲能夠通過極短的時間吸引用戶,但如何留住用戶卻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簡單的操作雖說是一大優勢,卻也很難讓用戶長期沉浸其中,類似的快餐游戲將用戶難能可貴的碎片時間分散,人們雖然也需要在忙碌之余釋放壓力,但更容易被其他新鮮事物所吸引。
小游戲究竟能走多遠暫時還沒有定論,不過目前它所展現出的巨大商業潛力毋庸置疑,不管今后是好是壞,微信想來也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半途而廢,畢竟小程序的成敗關乎微信的現在,而小游戲則是微信眼中輕應用領域的未來。
文 | 云掌財經 馮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