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多位接近小米的相關人士透露,小米規劃在A股、港股同步上市。若成真,小米將成為僅次阿里、騰訊的第三大科技股,雷軍更有望成為中國新首富!
市場大多認為,小米將在今年下半年IPO,下半年募資金額有望高達100億美金,成為2018年全球最大IPO,外媒也傳出小米已挑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為承銷商。小米訂下目標,上市后的市值將達到800億到1000億美金。
目前小米集團旗下的小米科技公司,創辦人雷軍的持股高達77.8%,上市后雷軍將成為中國新首富。雖然小米方面并沒有證實上市傳聞,也無從得知將是整個小米集團還是部份業務上市,但全球市場早已期盼已久。
從跌落神壇到漂亮逆襲 小米市值或挑戰阿里巴巴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以小米手機引爆熱潮,卻在2016年跌落神壇,在華為、OPPO的夾擊下銷售下滑。
當大家以為“小米沒救了”,小米卻成功逆襲。手機方面,小米在印度市場和三星并列第一,找回成長動能,2017年第三季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高達102.6%,跌破大家眼鏡。目前小米手機全球出貨名列第五,有望挑戰OPPO第四名的寶座。
在眾人不看好之下,小米投資的物聯網家電生態鏈也開始開花結果。結盟近100家企業為小米制造出智能家電,小米手環、電視、冰箱、空氣清凈機等一邊搶占市場,一邊為小米發展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鋪路。
各地都在搶獨角獸
小米若走A股港股雙邊上市,代表什么意義?過去,中國重量級的互聯網公司如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和百度皆選擇赴美或赴港上市,吸引國際投資人資金追捧,而中國的資本市場只能干瞪眼。
目前,走A股、港股雙邊上市的公司為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例如青島啤酒、中國石油、中國銀行等,一方面在香港吸收國際資金,另一方面在中國接受監管。若小米真的走A股、港股雙邊上市,將會是A股的一劑強心針,宣告中國已有能力把獨角獸(市值破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留在國內。
迎接獨角獸留在中國上市,是中國證監會今年的九大任務之一。證監會一面從嚴監管,嚴懲投機炒作、IPO詐欺、虛假信息等亂象,另一方面為獨角獸大開方便之門。
根據證監會最新規定,凡估值十億美元的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四個行業,申請A股掛牌不用排隊,最快兩三個月就可以上市。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公司將第一個受惠,小米也可能走這條路上市。
在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提出“兩年內培育出臺灣第一家獨角獸”,搶占新聞版面。而當市場孵出了獨角獸,如何吸引獨角獸以及具潛力的新創公司在本地上市,各地紛紛出招。對臺灣而言,培育出第一個獨角獸并將它留在臺灣上市,都是不得不打的硬仗。
港股市場方面,港交所將開放創新型公司以同股不同權結構、以及尚未營利的生技公司掛牌上市,被視為24年來最重磅改革。今年4月一上路,將引爆下一波赴港上市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