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成為全球金融創新最快的市場之一,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金融科技能否走向國際市場進而笑傲全世界?隨著一些支付機構不斷地走出去,這個問題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思考。
總的來說,近年來,我國移動支付“走出去”快速發展,并且在服務消費者、支付技術支持等多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國移動支付“走出去”得益于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尤其得益于金融領域的不斷開放。在這大背景下,我國移動支付大踏步地“走出去”,服務、技術和標準輸出全面推進。
其次,我國移動支付“走出去”也與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發展相對成熟有關。經過幾年發展我國移動支付取得了較為領先的技術和運營方式,并且在參與海外的競爭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優勢。
最后,我國移動支付的“走出去”也受益于近年來中國海外旅游和海外消費的潮流。在國內消費者已經養成了使用移動支付的消費習慣,并將這一習慣帶到世界各地,在我國消費者不斷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對移動支付的需求也就逐漸被帶到世界各地。
應該說,總體而言,與許多海外國家相比,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確實呈現出規模大、增速快和技術成熟等特點,受到不少國家和地區關注。但是,中國移動支付如果想在國際上進一步占領市場,并成為全球移動支付市場的領導者,需要充分考慮四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我國的移動支付技術需要在海外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服務,并且需要結合當地的市場環境和用戶使用習慣。能不能“入鄉隨俗”,這是“走出去”時第一步需要考慮的。
其次,在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需要可靠的技術支持,我國移動支付在海外的發展必須提升技術的可靠性、系統的穩定性。如何在當地技術條件下保證系統的安全營運,可能面臨不少的挑戰。
再次,在自身不斷“走出去”的過程中,除了不斷提升服務和技術外,也需要一定海外市場環境的支持。在許多發達國家,銀行卡支付方式依然占據著絕對優勢,消費者對于移動支付的認可度和使用的習慣程度都不高,這可能會對我國移動支付在海外的發展形成阻力。
最后,支付結算在各國也都是受到較為嚴格監管的金融領域,我國移動支付在海外的發展也需要當地監管機構的認可,需要特別注重遵守當地監管規則,注重與監管部門的積極溝通。
中國銀聯作為全球三大銀行卡組織,其受理網絡已延伸至162個國家和地區,覆蓋4500萬家商戶和255萬臺ATM。近年來,跟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國銀聯將網絡鋪設到了更大更深的范圍,沿線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銀聯卡業務,累計發行超過2500萬張銀聯卡。我國移動支付“出海”,可以加強與中國銀聯合作,充分借助銀聯的組織和網絡優勢,加快融入當地,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和規則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