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11月份中國關鍵制造業活動升溫,海外對中國出口商品的強勁需求提振了這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統計局周四公布,11月份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8,較10月份51.6小幅上升。
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經濟學家劉學智稱,11月份的PMI數據意味著,盡管遭遇這些阻力,最后一個季度中國經濟仍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在10月份PMI小幅下滑后,一些經濟學家曾預計中國經濟開始減弱。但另一些經濟學家認為,PMI下滑是受國慶黃金周假期和十九大期間為確??諝赓|量叫停部分工廠生產的影響。
劉學智稱,隨著這些暫時性因素消失,在全球對中國出口需求強勁的推動下,中國經濟正在反彈。
分類指數顯示,11月份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都有改善,經濟學家表示,這預示下周公布的中國貿易數據或有不錯的表現。
近年來疲軟的全球需求在今年實現復蘇,推動中國經濟在前三個季度實現高于預期的增長率。
中國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推動11月制造業PMI改善的因素還包括企業支出增加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和消費品行業增速加快。
與此同時,11月份服務業受到“雙十一”購物節的推動。趙慶河表示,11月份批發零售、互聯網、郵政快遞等行業的業務總量實現快速增長,推動當月官方非制造業PMI從10月份的54.3升至54.8.
今年前九個月,受強勁的出口和政府增加支出提振,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6.9%,意味著第四季度可輕松實現政府制定的6.5%的年增長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已開始縮減財政支出,同時推進去杠桿行動,并抑制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力圖引導經濟實現更加穩健的增長。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稱,信貸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降溫,財政支持減少,加上治理污染的舉措,可能使中國經濟當前的增長勢頭在未來幾個月有所減弱。(華爾街日報)
關注財經365(www.hand93.com),了解更多最新精選財經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