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十月的最后一天,“千瘡百孔”的樂視網又一次占據各大財經頭條。
據多家媒體報道,參與樂視網IPO審核的多位前發審委委員近期被查,他們被指包庇了樂視網IPO審批時涉嫌財務造假行為。隨之而來的,是樂視網一系列的財務造假、行賄官員的指控。
這一次,再沒有人關心賈躍亭何時回國,接下樂視爛攤子的孫宏斌是否落淚。所有人都在問,樂視網會被退市嗎?樂視網還能挺多久?
事發
事件的發生頗有戲劇性。
10月31日,多家媒體報道稱,在第一屆創業板發審委委員中,有3到4名委員在2017年7月底8月初被調查,其中兩名來自會計事務所。
據知情人士透露,涉嫌此案件的最終人數將超過10人,“主要是涉及樂視網的IPO,還不知道是證監會介入還是公安調查?!?/span>
已經上市7年的樂視網,終于還是難逃作假上市的風波。
猶記2010 年 8月,作為國內第一家登錄資本市場的視頻網站,樂視網可謂是意氣風發,上市交易價格超過發行定價 60%,開盤價達到 49.44 元。
但這一輝煌背后的原因,可能并不簡單。
早在2016年,樂視網就曾卷入虛假IPO的風波中,并引起了各界的關注。
當時牽出的那條線,在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局長李量身上。
根據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0年至2012年,被告人李量利用擔任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并于2000年至2013年收受上述公司投資人所送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93.622654萬元。
盡管在2016年11月,樂視網發布公告澄清與該事項無關。但在庭審中,李量的當庭認罪,還是讓樂視網遭遇了不少信任危機。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7月20日下午,中紀委官網披露,被帶走20個月的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姚剛的案情有所進展:
耐人尋味的是,在姚剛執掌發審期間,其治下多人相繼落馬,包括之前為樂視網等9家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的李量。
顯然,樂視能夠IPO和這些落馬官員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財務
不過,關于樂視網造假上市這一指控,公眾其實早有心理預期。
早在2010年6月,樂視網IPO獲批的消息出來后,在業內就引起不小反響。當時,華興資本CEO 包凡就曾調侃:“一個排名第17 位的視頻網站,卻有業內第一的財務指標,變戲法啊?!?/span>
包凡何出此言?不妨來看看樂視網的上市時的招股書。
根據其招股書,樂視網的主營業務為網絡視頻基礎服務和視頻平臺增值服務,視頻廣告是收入中重要的一部分。
有多重要呢?招股書寫了:
2007年,樂視網廣告收入528萬元,占樂視廣告收入的100%。而這528萬元均來自一家公司——北京新銳力廣告有限公司;
2008年,樂視網主要廣告客戶為北京新銳力廣告有限公司、北京中視龍圣廣告有限公司、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和民生銀行,四大客戶的廣告收入共計1735.34萬元,占比為99.95%;
2009年,樂視網的客戶包括北京新銳力廣告有限公司、北京激活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春秋天成廣告有限公司、北京中視龍圣廣告有限公司和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五大客戶,總共為樂視帶來了3472.68萬元的收入,占廣告收入比重的94.02%。
看到這兒,大家是不是已經開始有疑問了?廣告收入是視頻網站收入的主要來源,這可以理解。但是樂視的廣告客戶是不是有點太集中了?就靠著這么三四家公司,就能撐起全網站的好幾年的收入,賈躍亭這做生意的水平簡直要上天啊!
畢竟,面對這樣的業績,同期在紐交所上市,2009年國內視頻網站市場份額排第一的優酷,可能也要大喊一聲:“臣妾做不到!”
根據優酷的招股書顯示,雖然其廣告客戶數量在2007年時只有7個,但到2008年和2009年就分別增長到141個和303個了。而這三年間,優酷來自品牌廣告銷售的收入占凈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5.2%、89.0%和91.6%。
在經濟學領域,有個術語叫做 Too good to be true,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企業的財報營收數字太好看,那么它往往不可信。
真相的確讓人難以相信。
根據2014 年的媒體調查:其最大的廣告客戶北京新銳力廣告有限公司,辦公人員長期只有2 位,但發展出了千萬級的廣告業務;另外兩個廣告客戶北京中視龍圣廣告有限公司和北京春秋天成廣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同一個人,名叫陳杰,前者辦公地為北京通州區縣鎮興一街564 號,后者在北京懷柔區于家園二區甲1 號樓4 門,兩家公司的成立日期僅相隔三個月,注冊資本金同為50 萬元。
報道已經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