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年上半年,共享單車行業迎來大洗牌,由曾經兩強ofo與摩拜爭霸演變為如今的三國殺:哈羅單車、摩拜和ofo。然而最近的ofo卻不好過,資金緊張、高管離職、業務關停、賣身、估值縮水無一不透露著處境之艱難。
曾經在共享單車領域叱咤風云,爭奪龍頭寶座的ofo如今正陷在艱難自救的漩渦當中,傳聞與滴滴談判一事已接近尾聲,ofo的歸屬受到廣泛的關注并不奇怪,其對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ofo海外市場全面收縮
2016年11月,ofo在新加坡打響了出海的第一槍,此后,ofo開始了瘋狂的“出海大躍進運動”。據不完全統計,ofo在新加坡、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奧地利、捷克、意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荷蘭、俄羅斯、西班牙、葡萄牙、泰國、以色列等全球十多個國家推出了小黃車服務。
曾經的輝煌仿佛近在昨日,而如今ofo海外市場正面臨全面收縮的境地,進入7月份,“噩耗”一個接著一個,ofo接連退出(有的完全撤出,有的撤出大部分城市)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以色列、捷克、法國、德國、意大利、印度、西班牙等超過10個國家、數十座城市,全面關閉當地小黃車業務,全球大規模裁員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7月17日,據德國媒體報道,ofo宣布,將在未來幾周內負責任地退出迄今在德國的唯一單車投放地柏林。柏林的小黃車將被清理并轉移至歐洲其他市場。ofo小黃車公司發言人表示:“這是基于相關市場表現做出的一項戰略決定,不排除其重返德國市場的可能。”
7月10日,據澳媒報道,ofo已宣布正在著手關停在澳大利亞的業務。該公司將在未來的60天內,逐步結束公司在澳大利亞的運營,ofo共享單車將逐步從街道上移除,放置在倉庫中。
ofo或將賣身滴滴,價格或低于15億美金
自從摩拜被美團收購,ofo的壞消息就沒有停止過,據有關信息,ofo和滴滴在7月份已經就收購一事有過多次接觸,有知情人士稱,過去的兩三周里,滴滴還派人來做過盡調。
滴滴創始人程維對ofo的預期收購價格只有美團收購摩拜的一半,也就是15億美金左右,這距離戴威的預期有著極大的差距。知情人士表示,雙方仍在拉鋸,“滴滴還在不斷降價,每談一次價格就要折損一次,還有說法是現在滴滴的出價已經按照人民幣來計算了”。
那么ofo到底值多少錢呢?美團收購摩拜的價格是27億美元,按理說ofo應該相差無幾,為何如今15億美元都可能不保的地步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首先,不同時期對比摩拜和ofo的估值是具有很大影響,摩拜被美團收購處在一個相對良性的市場環境之下,同時摩拜的經營狀況也相對較好;如今ofo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加上哈羅單車異軍突起,行業格局變化迅速,ofo估值縮水也是必然的。
其次,對不同的收購方來說,所能承擔的收購成本也截然不同。摩拜被美團收購,背后站著的是騰訊,如果騰訊需要將摩拜這顆棋子納入自身陣營,成本不會是問題。阿里在大舉扶持哈羅單車之后,ofo的分量就有所打折扣了,何況滴滴手中有復活的小藍車和青桔單車,自然對處境堪憂的ofo不會出價太高。
最后,從商業模式、產品競爭力上看,摩拜比ofo更適合打持久戰,ofo的策略是靠低成本的產品瘋狂布局到各個城市,在短時間內拉升市場份額。但摩拜走的是一個精細化、科技化的經營路線,包括對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探索,使摩拜更有科技含量,單說智能鎖這塊摩拜就比ofo強不少,缺點是成本高,市場份額提升慢。如今沒有任何一家巨頭會忽略技術創新,所以摩拜比ofo更值錢道理就在這兒,市場份額可以用錢解決,但技術積累就沒那么容易了。
共享單車行業下半場如何競爭
相信不少人會問,對ofo來說,除了被收購還有更好的選擇嗎?筆者認為很難,共享單車發展至今,其商業模式出現了越來越復雜的問題,毫不夸張的說,若靠獨立經營,共享單車是很難走出泥潭的。那么在巨頭不斷加持的情況下,如今共享單車已經進入到了以提供更優質服務為特征的下半場。
下半場,免押模式將成為企業競爭中的一個重要關注點。哈羅單車、ofo、摩拜等相繼開啟免押金服務,其中ofo和哈羅單車實行的是依賴芝麻信用分有條件免押金,摩拜推行的是無門檻免押金,二者有根本性區別,而且摩拜更號召同行實行該服務,此舉無疑加劇了共享單車市場的競爭。共享單車的無門檻免押金服務將會使用戶可能大量擠兌押金,造成企業現金流負擔加重。
免押模式只是階段性競爭的焦點,若想真正坐穩行業的龍頭寶座,共享單車企業不能將眼光局限在免押模式上。如何精細化管理,找到真正的盈利點,解決資金鏈問題,將成為共享單車下半場的決勝點。
附:ofo融資歷史
2015年3月,完成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數百萬萬人名幣,投資方為唯獵資本。
2015年10月,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900萬人名幣,投資方為唯獵資本和東方弘道。
2016年2月1日,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1500萬人名幣,此輪融資由金沙江創投領投,東方弘道跟投。
2016年4月2日,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1000萬人名幣,投資方為真格基金和天使投資人王剛。
2016年9月2日,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此輪融資由經緯中國領投、金沙江創投、唯獵資本跟投。
2016年9月26日,完成C1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投資方為滴滴出行(埋下了之前剛剛爆炸的一顆雷)。
2016年10月10日,完成C2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1.3億美金,此次融資由美國對沖基金Coatue(曾參與滴滴出行的融資)、順為(小米)、中信產業基金領投(曾投資滴滴出行、餓了么),元璟資本、著名風險投資家YuriMilner以及ofo的早期投資方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等早期投資機構繼續跟投。
2017年3月1日,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4.5億美元,投資方為唯獵資本和東方弘道。
2017年4月22日,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數億元(具體金額不知),投資方為螞蟻金服。
2017年7月,完成了E輪融資,融資金額超7億美元,此次融資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基金聯合領投,滴滴出行和DST跟投。
2018年3月13日,完成了E2-1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8.66億美元,此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灝峰集團、天合資本、螞蟻金服與君理資本共同跟投,采取股權與債權并行的融資方式(包括把所有自行車抵押給阿里巴巴而換取的17.66億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