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生產商小米創辦人兼全國人大代表雷軍5日表示,目標在2年半內重拾中國手機“一哥”地位。對于是否赴港上市,成為首批“同股不同權”企業,抑或會以CDR(中國預托證券)形式在A股上市,他一概不作回應。
小米于去年10月的銷售額已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提早實現去年全年的銷售目標。雷軍在北京出席人大會議開幕禮時表示,小米目前在全球及中國的市占率均排第4,指“在過去一年小米業務產生巨大的逆轉,但仍未充分發揮小米模式的威力”,將會用2年半時間使小米重回中國手機“一哥”地位。
雷軍指出,小米截至去年底止,已進軍了73個市場,在其中9 個市場的占有率都處于前3 位,國際業務增長了2.5 倍,而小米在其他海外市場發展也很順利。
早前有傳小米擬于中港A+H 上市,有媒體報導,小米將拿出少量比例股份,以中國預托證券形式在A 股上市,目前已經由中金公司及中信證券開始有關籌備工作。
另外,近日市場傳出小米可能4 月赴港申請上市,并于4 月“同股不同權”新例生效后立即入表,最快于6、7 月在港上市,成為香港首批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
對于種種上市傳聞,或香港推同股不同權能否吸引小米來港上市,雷軍昨日在多次被追問下都稱“關于上市的事就不回應了”。
小米計劃今年在香港進行IPO,集資至少100億美元,可能是今年規模數一數二的IPO。小米的估值目標是800億至1000億美元,遠高于2014年上一輪融資所獲得的460億美元估值。
拓展市場方面,雷軍表示,小米一直考慮進入美國市場,計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進軍美國,可能最早于今年起在美國銷售智能手機,進一步向歐美市場擴張。
小米是中國第4 大智能手機制造商,近年在印度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取得成功,并進入部分西方市場,例如今年早前在西班牙開店。目前小米已在美國銷售多種聯網設備,包括揚聲器、攝像鏡頭、電子秤等,但尚未開始銷售智能手機。
此外,進軍美國市場將為小米帶來不少挑戰,比如要面對蘋果和三星在市場的主導地位。小米還必須與美國通信商達成合作,否則無法打入該市場。
考慮到中國智能手機供應商在美國市場遭遇阻礙,小米也可能受到影響。華為早前通過美國通信商AT&T 銷售旗下高端Mate 10 手機的合作告吹,部分由于美國政界質疑此交易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雷軍承認拓展海外市場不易,中國公司需花時間了解當地法規和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