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進程中,金融服務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有助于帶動金融活水。在近四十年的金融開放中,中國金融業快速發展并成為全球金融版圖中的重要一塊,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擴大金融對外開放。要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要積極穩妥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合理安排開放順序。
10月19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黨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開放日上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朝著金融開放的方向發展,包括“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市場連通方面,機構合作方面以及金融市場準入都會進一步對外開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外資機構處獲悉,不久前包括央行、銀監會等部門都在密集調研,就金融開放征求意見。銀監會也回復媒體稱,正在積極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相關工作,研究制定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方案,以改善銀行業投資和市場環境,促進外資積極參與金融業市場競爭與發展,提升銀行業國際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中國為何需要金融業對外開放?又該如何推進金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