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1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聯合舉辦的第十四期“國經論壇”在北京舉行。
與會專家指出,外商投資企業有一個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問題。2005年前,外商投資企業更多看中的是中國低成本投資環境;2012年前,外商投資企業更多看中中國快速增長的市場環境;2012年以來,外商投資企業更多看中的是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和服務業新增長點。不適應新常態的外資正在離開中國,轉向本土或東南亞、南亞;高科技制造和服務業外商投資企業仍在積極進入中國。過去外商投資70%是進入制造業,我國制造業外商獨資企業占比11%、民營企業61%、國有企業28%。現在外商投資70%是進入服務業,尤其是知識、技術和人才密集型服務業。
與會專家表示,如何實現好負面清單管理和準入前國民待遇、改善營商環境,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如金融業,國有經濟的比重占到90%,應創造條件擴大開放。未來,我國需要進一步厘清利用外資的戰略思路,力求實現“三個轉變”,即: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和世界創新中心轉變;從引資為主向引資、引技、引智、引制融合發展轉變;從優惠政策為主向需求引導、供給合作、透明可期、全球運作的合作伙伴轉變。
與會專家認為,政策舉措方面應打造“四個重點”,即:打造充滿活力的需求環境、開放公平的市場準入環境、競爭力強的成本環境、規范安全的監管環境。
關注財經365(www.hand93.com),了解更多最新精選財經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