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近日,泰國警方披露針對前總理英拉“出逃案”調查的新進展,稱有三名警察涉嫌協助英拉逃離泰國,警方正對此展開進一步調查。
當地媒體昨日引述警方消息稱,該三人包括一名副局級警官、一名督察和一名基層警隊負責人。據悉,經警方初步調查,涉事警官供認是接到上級命令幫助英拉出走,并已供出下令者姓名和職務,但在真相查明前還不便對外公布。由于英拉出走時,泰國警方還未對她發出拘捕令,所以這三名警官的行為只是違紀,并不涉及刑事犯罪,目前只是以調職處理。
大米資助計劃失手變瀆職
泰國是全球的米倉,去年水稻是全球出口第二大國家。前總理英拉就是恃泰國“全球米倉”的身份,謀求推高米價以增加國家收入。于是推出大米資助計劃,向泰國農夫以高于市場價50%的價格購買大米。不料同為水稻出口大國的印度及越南看出了英拉的如意算盤,決定增加出口拖低米價,環球大米價格下跌,導致如果英拉出售該批大米將令泰國虧損50億美元。
泰國軍方2014年遂發動政變迫令英拉下臺,英拉2015年被起訴瀆職罪,案件于去年1月開始審訊。其他指控包括未能阻止盜賊偷米、使用無效的殺蟲劑及偽造文件。審訊供詞指,大米資助計劃對大部份富裕的農民、碾米廠及米商有利,但貧窮農夫并沒有獲益。大部份的水稻已出售,余下的400萬噸、現已爛掉的大米,則由軍方制作成乙醇。軍方已凍結英拉10億美元資產,以備作抵償政府的損失。
案件結案陳詞時,英拉淚灑法庭,說:“大米收購計劃是有利的公共政策,我沒有忽視銷售大米期間的貪污問題?!彼硎居邢铝钫{查事件。瀆職罪指官員錯誤、不誠實或疏忽引致損失,最高可判監10年及罰款。若英拉無罪,英拉仍需面對泰國反貪委員會(NACC)其他包括政治、金融等十數項指控。
英拉大米收購瀆職案定于今年8月25日在泰國最高法院開庭,但英拉一直未出現,當晚有消息稱,英拉已經于兩日前安全抵達迪拜。英拉的哥哥他信,同為泰國前總理,他在2006年9月在一次軍事政變中下臺,為逃避貪污控罪,逃到杜拜或英國。因此英拉流亡海外的消息一出,盛傳的地點正是他信流亡地點之一的迪拜。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