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洋) 每次按下“加入購物車”都會莫名興奮,但在淘寶或天貓平臺下單,速度以秒計的“爆買”背后,有沒有想過是一大堆過百年難以分解的包裝材料?究竟網購一個餐盒,又制造多少件快遞垃圾?原來當大眾瘋狂按下“購買”鍵的同時,一場“生態災難”同時降臨。
11月11日美其名是“光棍節”,但漸漸卻變成了全民瘋狂購物的日子。今年是阿里巴巴推出“雙11”的第9年,天貓“雙11”交易額10秒沖破16億,然后迅速在3分01秒,突破了100億。而雙11期間全國快件量或超過15億件。
網購過的人想必都知道,所購買的商品總是被一層又一層的紙盒和塑膠袋包裹,還有纏了很多很多圈的膠帶。除了方便賣家寄貨,多層包裝也會賺得買家的好感,越是精美仔細的包裝,買家作出的評價就越好。
近日,有媒體拆解一個網購產品造成多少包裝廢料:
兩條速凍魚共用了2個紙皮盒、一個膠箱、一個真空塑料袋、兩個防腐包、7條膠紙和一個透明塑料袋。
一個花瓶共用了多塊發泡膠、7條長短不一的膠紙以及2個黑色膠袋。
一個餐盒連兩支餐具共用了2大張氣泡紙、一個發泡膠托、12條膠紙、兩個紙皮箱、兩個透明膠袋等。
報道又引述國家郵政局數據指出,2016年中國消耗的快遞包裹超過313億個,可以鋪滿40萬個足球場。中國快遞協會協會指出,每年由快遞包裹帶來的包裝廢棄物達到百萬噸,這些包裝垃圾以紙張、塑料等形式為主,其原材料大多源于木材、石油等。
中國計量學院的《中國快遞標準化》研究中也指出,中國每年因快遞包裝過度浪費的瓦楞紙板約18.2萬噸,相當于年均砍掉1547公頃的森林。在每年消耗約3億立方米的木材中,近10%用于各種產品包裝,主要原料木漿占40%,木材超過2000萬立方米。這些木材的消耗很難通過回收來節省,而生產過程中還會消耗煤、電等能源,對水、大氣等環境造成新的污染。
由此可見,2016年6月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宣布與全球32家物流合作,推出“綠色行動計劃”,希望在2020年同業減少總體碳排放量362萬噸,“一半的淘系平臺快遞包裝改為綠色包裹”。不過前菜鳥網絡CEO童文紅則表示,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價格,比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高4至5倍,許多同行為降低成本,均選擇后者,高成本的綠色材料,阻礙了其推廣使用。(澎湃新聞)
關注財經365(www.hand93.com),了解更多最新精選財經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