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A股成交額時隔一個月重回萬億規模,但卻與“茅指數+寧組合”關系不大。
今年以來,滬深兩市給投資者最大的感覺是:板塊高速輪動,機會轉瞬即逝。同時年內A股行情的結構性特征十分明顯,前三年表現突出的“茅指數”“寧組合”雙雙啞火,信創、半導體和“中字頭”央企扮演領頭羊角色。
截至3月20日收盤,“茅指數”的年內漲幅僅為0.39%,貴州茅臺(600519.SH)幾乎報收平盤(+0.15%);“寧組合”下跌3.53%,寧德時代(300750.SZ)跌3.42%,總市值已不足萬億元。
具備“數字經濟+中特估”兩大概念的三大運營商股價迭創新高,中國電信(601728.SH)與中國移動(600941.SH)都在上周創下歷史最高。不過,3月20日,三大運營商股價錄得本輪行情至今單日最大跌幅,中國電信跌停、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600050.SH)均跌逾9%。
“茅寧組合”集體啞火
今年2月,伴隨數字經濟頂層政策出臺,三大運營商作為數據要素建設領頭羊,獲得資金青睞。截至3月20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股價年漲幅分別為55.85%、35.89%、24.11%。
2020年~2022年,茅指數與寧組合分別走出過極致行情,寧德時代最高價曾漲至691.35元/股,貴州茅臺股價最高觸及2565元。極致行情的同時,賣方曾喊出最高目標價:茅臺3000元、寧德時代900元。
代表大市值、業績更優的茅指數與寧組合不值得信賴了?至少從目前看,數字經濟、信創板塊先后扛起主題行情,“中特估”央企價值逐步回歸,場內資金調股換倉后,投資者或須等待更長時間才能看到3000元的貴州茅臺和900元的寧德時代。
Wind數據顯示,信創產業和數字經濟指數高舉高打,年漲幅分別為16.55%、15.13%。信創產業涉及的細分賽道較多,共計有98只股,其中79只股年漲幅為正,板塊個股股價平均漲幅為16%,其中40只股的年漲幅超過20%;數字經濟板塊目前主要囊括了TMT行業,51只個股今年平均上漲18%,20只股的年漲幅超20%。
三六零(601360.SH)、大華股份(002236.SZ)、工業富聯(601138.SH)、科大訊飛(002230.SZ)等個股因身兼“信創+數字經濟”兩大概念,股價領漲板塊。其中,三六零股價已于年內實現翻番。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基金對主題行情標的調研的熱情依然不減。據Wind數據統計,在3月以來已有444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海天瑞聲(688787.SH)、工業富聯、湯姆貓(300459.SZ)等信創、數字經濟的熱門概念股均接受了100余家機構調研。
中字頭央企指數繼2022年回調4.94%后,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12.84%,位于自2015年以來的最高位置,多家機構研報均指出了央企估值回調后兼具估值性價比與業績穩定,個別傳統行業的景氣度更有回升跡象。
相對低估值的科創板值得關注
茅指數與寧組合,前者代表長年經營穩定的大盤藍籌,后者是近幾年高速成長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過去幾年,機構化大市趨勢加速,疊加天量基金發行,使得業績更穩定龍頭享受了連續多年的估值溢價。
“機構化加速是推動茅指數、寧組合中龍頭股估值出現溢價的根本原因。基本面占優是一方面,估值上的溢價也是龍頭股股價過去幾年表現更為優異的另一大原因,而超大盤個股的估值不斷抬升源自股市中機構投資者占比的上升。”某華東地區私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他還表示,從今年輪動情況來看,三大運營商估值在短期內大幅提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中特估’的籌碼盤子更大,板塊總市值幾十億,符合A股機構化加速的背景,大資金就是要找大市值企業。并且,‘中特估’是投資者很熟悉的品種,經營業績、商業模式清晰可見,估值經過多年調整,性價比突出。”上述私募人士說,“茅指數和寧組合過去幾年估值處于歷史高位,盡管估值泡沫有一定消化,但本質上是資金不敢再看更多,因此高估值板塊撤離,尋找相對更便宜的標的。”
多家機構均在今年年初重點提及了科技行情,隨著數字經濟、信創概念熱度升溫,近期類似“重視科技板塊”的觀點再次被拋出,諸如半導體國產替代需求等,半導體本身也被劃分到信創和數字經濟兩大產業中。機構大市下,科技行情將如何演繹是投資者關注重點。
科創板是A股“硬科技”的代表性板塊,聚集了一大批半導體龍頭企業。目前看,科創板的機構主導特征明顯,調研覆蓋面廣,調研次數明顯占優,公募基金成為機構持倉主力。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2年,科創板、創業板、主板的機構調研覆蓋率分別為83.4%、58.7%、41.0%,科創板的機構覆蓋面比其他板塊更廣。進一步看有調研覆蓋前提下的調研機構家數,其中科創板的中位數為121.5家,主板和創業板的中位數均為43家,科創板的調研次數明顯占優。
同時在2022年Q3披露了機構和公募基金持倉情況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公募基金在機構持倉中的平均比例接近40%,遠超主板10%左右的水平。
此外,機構資金流動方向也成為一大看點。浙商證券研報指出,1~2月份,科創板最新資金流動表現為北上資金明顯流入、融資余額明顯增加、股票回購規模小幅下降、產業資本凈減持規模并未發生明顯變化。其中,北向資金扭轉了上個季度凈流出的狀態。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