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季度僅僅剩下一個交易日,如不出意外,大盤季度飄紅無懸念,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A股首次實現三季度“正收益”,對即將到來的四季度,股民如何讓手中的資金“錢生錢”?多數分析師認為,年底大盤可能維持震蕩勢頭,低估值的金融股、大消費以及有關會議概念等有望成為四季度“股譜”,對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依然要在瘋狂中保持一分清醒。
“我們覺得四季度宏觀經濟會繼續保持穩定,但經濟數據不一定會比三季度好看多少。大盤年底還是震蕩為主。”深圳某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對即將到來的四季度是“樂觀中帶有一絲謹慎”。多數分析師認為,從對A股影響來看,一方面經濟波動有限,“穩”字當頭;另一方面貨幣供應難言放松。
宏觀面:經濟穩定資金不松
統計局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86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8%,增速比1~7月份提高1.7個百分點。前8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3%,增幅達到兩個月來的累計最高值。
中金公司研究員王漢鋒認為,從8月份的數據來看,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是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復蘇的重要力量,而持續性有可能比預期要強。不過,浙商證券分析師戴康表示,綜合(行情 專區)來看,四季度經濟呈現消費平穩、投資小幅下滑、出口繼續轉暖。因此,整體而言,A股四季度受宏觀經濟面影響的波動預計較小。
而備受市場關注的流動性方面,分析師們幾乎一致地認為不會有明顯放松。
微觀面:盈利分化上游較差
王漢鋒認為,由于二季度非經常性損益大幅增加,使得非金融板塊上市公司盈利的表觀增長明顯加速,從一季度的5.2%上升至二季度的10.6%,但如果剔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二季度盈利同比僅增長1.9%。預計3季度增速將有所回落。
“連續好幾年,A股公司的盈利都不怎么樣,這是造成股價不斷下滑的一個因素。”華泰聯合證券市場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在未來業績預期中,上游的強周期性板塊遭到大幅下調。普遍認為上游的資源股等強周期行業業績可能遭到下調幅度較大,特別是煤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