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9月2日訊:時隔五年,董明珠終于“實現夢想”。
2016年10月28日下午,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的一幕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當時,格力電器提出,欲以130億元估值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但在股東大會上,該收購方案被否決。會議當天到場的股東們看到,董明珠對中小股東們“大發雷霆”:“格力沒有虧待過你們!”“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五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么樣?”
董明珠沒有就此放棄珠海銀隆。此后,董明珠以個人名義“舉債投資”,自掏腰包10億元,更拉上了劉強東和王健林,共同入股珠海銀隆。其中董明珠個人持股7.46%,位列公司第五大股東。之后,董明珠不斷增持,至2017年5月已成為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同年,珠海銀隆更名為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反對如果有用的話,她就不是董明珠了。”有股東當時曾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果然,五年后的2021年8月31日,董明珠最終還是用格力電器的名義完成了對銀隆新能源的控股。
根據格力電器發布的公告,通過司法拍賣公開競拍的方式,格力電器以18.3億元獲得了銀隆新能源30.47%的股權。同時,此前董明珠個人持有的銀隆新能源17.46%股份表決權委托給上市公司行使。交易完成后,銀隆新能源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
這一次,董明珠并沒有給中小股東表決的機會。格力電器在公告中聲明:“本次交易無須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事實上,這五年里,銀隆新能源已屢屢爆雷。被曝出供應商討債、旗下子公司被查封,銀隆創始人魏銀倉與董明珠“反目”,以及公司前總裁及高管合計6人因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4億元被刑拘,這似乎都意味著銀隆新能源已經成為董明珠都陷進去的“坑”。直至2021年7月31日,銀隆新能源賬面上還顯示著高達227億元(未經審計)的負債。
那么,現在董明珠為何還執意要拿下它呢?
格力電器“接盤”銀隆
此次銀隆新能源30.47%的股權共涉及3.36億股份,分為5個標的,起拍價總金額為18.3億元。而格力電器則是此次拍賣的唯一出價方,5個標的均以起拍價成交,整個拍賣過程一氣呵成。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像董明珠一樣,看得懂且持續看好珠海銀隆。
據悉,2020年7-10月期間,銀隆新能源曾9次現身阿里拍賣網,涉及股份合計4805萬股。首次拍賣定價35元/股流拍后,銀隆新能源的標的股份還曾經以29元/股和27元/股的起拍價進行拍賣。但9次拍賣中,最終僅有3次成交,合計賣出7萬股,總成交金額為210萬元。
此次格力電器參與競拍銀隆新能源股份的理由,與五年前差不多:“立足家電行業,穩步拓展多元化新興業務”,期望通過銀隆新能源尋找新的營收和利潤增長點。格力電器列出了銀隆新能源的種種核心優勢,包括鈦酸鋰電池的高安全性、公司專利研發能力以及商用車應用覆蓋率等。據格力電器介紹,標的公司產品類型豐富,包括市政環衛車、物流車等車型,產品應用遍布北京、天津、成都、杭州等全國229個以上的城市和地區。
但銀隆新能源未來能給格力電器帶來多少增長,目前還不明朗。
有居住在成都的行業相關人士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成都大街上跑的大都是銀隆新能源的公交車”。而據了解,在2018年,北京市1路公交全線車輛也全部更新為銀隆新能源的車型。
但自2018年開始,國內新能源公交需求連續下滑。目前,新能源公交車市場上的頭部車企已將目光轉移到了三四線城市,且行業競爭激烈,呈現出明顯的馬太效應。宇通客車、比亞迪、中通客車為主的頭部企業占據了市場過半數的份額,多數中小企業未來恐面臨淘汰危機。
對此,有投資者表示:“銀隆新能源公交車在市場上還算不上排上號,我們看到的也大多是用投資換來的。”
而銀隆新能源目前的財務狀況,則更是讓市場為格力電器捏了一把汗。據公司最新經審計數據,2020年度銀隆新能源實現營業收入43.3億元,同期虧損6.9億元。此外,公司還有負債總計226億元,以及應收帳款6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8%。
對此,格力電器稱,銀隆新能源因大股東涉嫌侵占公司利益等違法行為導致公司出現治理問題,融資受限,產能也未能完全釋放,因此在近兩年出現了虧損。
2018年11月份,董明珠控告銀隆新能源大股東銀隆集團以及銀隆集團實際控股人魏銀倉、前高管孫國華涉嫌侵占公司利益。同時,魏銀倉與孫國華也表示“向有關部門舉報董明珠違法犯罪的事實”,指控董明珠“利用國有企業領導人的職務謀取私利”“損害上市公司格力電器以及其股東利益”等。
2019年4月,根據銀隆發布的聲明,公司前總裁孫國華及高管合計6人因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4億元被刑拘,魏銀倉出逃美國。
但《財經天下》周刊查詢此前珠海銀隆公布的2014-2016年業績報告發現,公司此前賬面盈利也都是主要依靠政府補貼。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銀隆的營收分別為2.48億元、38.62億元、78.9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66億元、4.16億元、8.36億元。而三年中,銀隆申報的新能源補貼就分別達到5550萬元、10.16億元、21.35億元。
“銀隆新能源就是個爛攤子。”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而董明珠作為收購方的董事長,以及被收購方的控制人,實際就是為這個燙手山芋找個’接盤俠’。由此,董明珠先前個人投入的超10億元資金也能夠得以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