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數字經濟能夠推動各經濟部門的競爭力,為商業及創業活動提供新的機遇和進入海外市場的新渠道,并有助于對全球價值鏈的參與。數字經濟還能為處理各種發展難題提供新的工具。然而,數字經濟也帶來了一系列政策挑戰,包括如何彌合數字鴻溝,盡可能減少潛在的負面社會和發展影響,以及復雜監管問題。
數字經濟對國際生產影響的一個突出表現是,信息和通信技術跨國公司的重要性日益提升。2010年至2015年期間,貿發組織排名的跨國公司100強中,該類技術公司的數目增加了一倍以上。這些企業的資產增長了65%,營業收入和雇員人數增長了約30%,遠高于其它行業跨國公司的成長速度。包平臺,電子商務和數字內容公司在內的數字化跨國企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
本年度的“報告”列出了全球100強數字化跨國企業。數字化跨國企業41%的資產和73%的銷售額在海外。相比之下,傳統跨國企業的比例分別為65%和64%。這表明,數字化跨國企業多為輕資產型,對東道國的影響,在有形投資和創造就業方面較低。但他們的投資有利于提升東道國企業生產率,幫助其進入全球價值鏈,也有助于帶動當地數字經濟的發展。
全球各行業價值鏈采用數字技術將對國際化生產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數字技術的采用可能導致數字化以及傳統的跨國企業有形資產投資強度總體下降,并導致更多的分散的,個性化的生產活動(如3D打印等)。數字技術可能會推動一些跨國公司海外生產活動的回流,同時也將推動更多產業外包服務。它還可能導致東道國供應鏈關系的重組。
面對數字經濟的崛起,投資政策應充分考慮數字經濟對跨國公司經營活動帶來的影響。在受數字化影響最大的前10位傳統產業中,有5個屬于各國對外資限制最多的10個產業。這表明,傳統的對外資的監管必須適應數字經濟的需要,應避免這些監管阻礙數字技術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