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又是一年“3·15”。每年這個時候,中國消費者都會有一種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的感覺,看著央視這只老虎緊咬著一家家問題企業的尾巴,那酣暢淋漓的感覺簡直不可描述。
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在央視3·15晚會直播結束后,微博超話#315#閱讀量達到2.4億、微博話題#315曝光臺#閱讀量達23.6億、討論量達125.1萬。
而今年的殺傷力,也是算是相當可以:
? 曝光
①從醫療垃圾到破碎料再到再生料,完整的黑色產業鏈被揭開
②面對學生群體的5毛錢辣條,生產環境臟亂差
③騷擾電話由機器人撥打,中科智聯等公司大量竊取用戶隱私
④藥店、診所掛牌藥師,掛牌中介混得風生水起
⑤佰斯特用下腳料制成的碎漿制作成人紙尿褲,這已然是行業默認方式
⑥方太、美的等公司的售后服務商、維修人員套路消費者
⑦銀聯規定開通的,不告知用戶風險的閃付,存在盜刷風險
⑧714高炮:靠著高額砍頭息和逾期費,7000元借款三個月后滾成50萬
? 預警
①普通雞蛋化完妝成土雞蛋,全靠著色劑“斑蝥黃”
②你以為你在使用App,它卻在看你的隱私
③電子煙對身體無害?尼古丁和甲醛依然存在
但翻翻歷年來的曝光名單,小巴發現了點有意思的事:今年曝光的可能都是些新鮮事,但背后卻都長著一副副老面孔,比如隱私安全、食品安全、坑娃產業等等。
這些深入產業底層的Bug,就像是整個社會患有的慢性疾病,長期積累,難以治愈。
1、用戶在 “裸奔”
2018年,個人信息泄露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6月13日,視頻網站AcFun對外宣稱900萬條用戶數據外泄;6月16日,招聘網站前程無憂的195萬條用戶求職簡歷泄露;6月19日,圓通快遞10億條快遞數據被售賣;7月18日,順豐快遞3億用戶數據被兜售;8月28日,華住旗下酒店5億條客戶開房數據被出售;9月10日,萬豪集團5億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
而最近被曝光的一份高達41GB的暗網中心交易數據文件,更是包含了14億用戶的用戶名及密碼,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數據泄漏事件。
這些數據的泄漏,意味著原本應該被嚴密保護的個人信息,成了明碼標價、公開兜售的商品,也意味著每一個個體將因此成為廣告、營銷人員的目標。
今年3·15曝光的話題之一——“瘋狂的營銷電話”,就與此有關。
簡單說,就是你接到的那些對答流暢的推銷電話,都由打機器人完成。而為了獲取足夠多的電話信息,有公司專門研發了探針盒子,去獲取附近移動設備及其使用人員的信息,更有人堂而皇之地將這些盒子裝進了商場、寫字樓、便利店。
反映到結果上,就是6億用戶的信息都被精準匹配,并形成用戶畫像。
同時,這些數據也被巧妙地運用到各行各業,最典型的就是大數據殺熟、大數據詐騙。
去年3月,微博網友“廖師傅”的經歷被傳遍網絡:
“廖師傅”常年出差開380-400元之間的房間,一次用差不多的費用開好房間后,他詢問前臺發現,真實價格應該是在300元左右,而用朋友賬號查詢同一房間也顯示是300元左右。
酒店預訂、機票預售、打車出行、外賣訂餐等行業也都存在類似的問題。知乎上一個“如何看待大數據殺熟”的話題,自去年3月3日被添加后,更是有了約624萬的瀏覽量、1.9萬關注者、990多條回答。
而在過去的一年中,有效的詐騙舉報達數萬例,其中涉及的身份冒充、資費代扣、信用卡等,都與大數據泄漏有關。
比如去年6月發生的,基于公民個人信息實現的“短信嗅探盜刷事件”,讓很多人一覺醒來被掏空了錢包,甚至負債累累。
有人說,全世界的企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數據已經泄露的企業,一種是將要發生數據泄露的企業。
這無疑是最為悲觀的劃定方式。雖然在過去的十年里,關于隱私安全的話題被反復提及、警示,涉嫌侵犯隱私安全的企業還是不斷出現。
未來,個人信息隱私泄漏是繼續風起云涌,還是歸于平靜?我們不得而知。
但類似已經過去的2018年里,基于不信任情緒爆發的“平臺與用戶自說自話”的僵局,至今仍在上演。
2、食品總變樣
食物中毒、食物過期、食品違規生產、食品走私造假……吃進我們嘴里的佳肴,總有機會變了味。
用具體的案例進行形象呈現,就是:女子廁所旁加工五糧液,成本不到10元售價160元;多家阿膠廠用牛皮下腳料,甚至騾馬皮為原料來做阿膠;梭子蟹蟹黃中的重金屬鎘、砷超出國標限值多倍;網紅飲品店喝出大量塑料渣,吃龍蝦吃出口香糖,吃火鍋吃出小飛蟲……
對于這些鬧心事引發的社會反響,新華網進行過一次輿情監控,并公布了調查結果。
13起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中,小巴覺得最扎眼的還是要數“雙匯火腿檢出非洲豬瘟”。
去年8月14日,載有病豬的雙匯運貨車從黑龍江開往河南,非洲豬瘟由此蔓延至中國中部。3個月后,一根“雙匯香脆腸”被游客從大陸帶往了臺灣金門,非洲豬瘟由此在南部島嶼現身。
再往后,是各家養豬場、食品企業,以及各個省接連中槍。這個來自非洲的神秘死神,在2018年直接砍掉了十幾億的豬肉市場,以往普通的健康豬肉也隨之變得金光燦燦了起來。
而導致這一局面的關鍵因素,除了所謂的各種不可抗力因素,還有各個環節上人們有意或是無意的疏忽。
也是這種疏忽,讓走私、造假等有了可能。
舉個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