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2月6日訊:2003年大年初一,寧浩在荒地上生火,在火上烤DV。
那年他26歲,正在山西拍人生第一部電影。DV在嚴寒中無法對焦,必須烤熱后裹在軍大衣里拍。電影名叫《香火》,講小廟佛像坍塌,廟里和尚騎自行車奔忙于這煙火人間。
當時寧浩還是北影大四學生,劇本是上課時偷寫的,寫完后全校流傳,導演系老師見獵心喜,鼓勵他拍出來。老師帶寧浩去傳說中的天上人間,找大款要投資。包廂內,大款直接從皮包里拿出4萬元現金,說喜歡這劇本,后續追投。
寧浩去山西看景,4萬元很快花完,但后續投資不了了之。年關將近,《香火》故事發生在春節,寧浩不想再等一年,他拿出拍MV攢的5萬元,并湊齊一個7人劇組。
5萬中,3萬買了臺DV,劇組請不起演員,全部用寧浩在山西的中專同學。冬陽之下,殘雪之上,小人物踉蹌奔走于冰冷城市,生活如戲,偏偏又無比真實。
寧浩出生在五臺山附近,自幼禮佛,他父親九十年代下海,給他講了許多人間的光怪陸離,兩者混揉,便有了故事的雛形。
這世界在寧浩眼中,如荒誕的萬花筒,只是其中每一塊碎片,都是真實的。
《香火》意外得了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并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 2004年最佳電影”榮譽。《香火》出名后,有北影老師找他拍兒童片,講江蘇農村小孩打乒乓球,苦練后戰勝體校對手。
寧浩覺得沒趣,自行改劇本,講一群內蒙古小孩,撿到乒乓球,得知這是國球,打算送回北京,卻走不出那片浩瀚草原。
電影最后定名《綠草地》,入選了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在香港時,劉德華員工找到寧浩希望合作。一開始說投500萬,后來變為300萬,但好在創作自由,任由寧浩發揮。
寧浩想拍《瘋狂的石頭》,一個比《香火》更荒誕、更喧囂也更真實的故事。
他沿長江尋找拍攝城市,到了第一站重慶就停下腳步。
全城都光膀子吃麻辣燙,堵車時整條街喇叭山響,生龍活虎的氣息撲面而來。瘋狂的世界被煙火氣勾勒出雛形,而世界的主角們正在意外趕來路上。寧浩給小陶虹發電子郵件邀請出演,徐崢偷看了本子,主動請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