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屬于我們的天地,這是我們要捍衛的行業。因為沒有人比我們更懂,也沒有人比我們更在乎這個行業。”2018年初,滴滴年會上,總裁柳青如是說。
但沒想到過去這一年,成了網約車行業生變的一年。滴滴發生幾起安全事故引發質疑,易到被大股東公開半價甩賣,曹操專車晉升獨角獸,美團入場,哈啰入場……
王興說:“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需要兩個網約車平臺才能實現。”但誰是第二家呢?人人都有不同意見。幾天前,春運大幕拉開,而順風車一直是春節跨城回家的重要方式——越來越重要的方式。
2016年春運,滴滴順風車運送190萬人次跨城出行;2017年春運,848萬人次;2018年春運,3067萬人次;2019年春運呢?幾天前滴滴表示,春運期間,下線整改的順風車業務不會恢復。同時,哈啰在6座城市上線順風車,嘀嗒開啟春運季……于是,在各大應用市場上搜索“順風車”,成了這幅景象:
滴滴口中“我們的天地”,如今卻是他人在爭搶。此景宛如歷史上,秦滅六國,一統天下,自以為萬世之業,山東豪俊卻悄然紛起。
可是,滴滴的那句“沒有人比我們更懂”也有幾分道理。作為行業老玩家,滴滴對安全問題的憂慮,暫緩了恢復順風車的步伐,其他新選手就能保證做好安全嗎?
出行行業還有很多問題有待回答。
滴滴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可是鹿死誰手?這個行業又將經歷多久走向成熟?政府應該管到什么程度?小巴請教了幾位大頭,讓我們聽聽他們的觀點。
魏武揮: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伙人科技專欄作者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 滴滴的市場領先地位很難改變
滴滴是出行行業里最受關注的公司,也是在風口浪尖上的公司,2018年出現了兩起比較嚴重的危機事件。所以,到目前為止滴滴依然保持謹慎狀態,這個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點,很有可能滴滴現在的現金流狀況還是比較充沛的,雖然沒有利潤,但是它和ofo、摩拜這些共享單車還是很不一樣的,它手上還有子彈,所以也不急于一時來做這個事情。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會更受矚目,所以當下就比較謹慎。
相對來說,哈啰也好、嘀嗒也好,它們沒有滴滴那么受人矚目,且沒有前科,所以膽子會大一點,對現金流這一塊的需求也更強一點。畢竟順風車是一個蠻來錢的業務,成本投入相對來說不大,所以它們不可能拋棄這個事情,這也就是所謂的新玩家更愿意嘗試一些。
如今的出行市場,從市場占有率來看,滴滴依然是領先的一家公司。但是2018年以來,我們能看到其他公司的發展也很迅猛,比如首汽、曹操、上汽等,大家都想到這里面來分一杯羹
但其實專車還是蠻燒錢的,它和順風車不一樣,需要投入大量車、司機,所以到目前為止,整個專車細分領域中,能不能掙錢仍然要打一個問號。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面,滴滴的市場領先地位很難改變。格局可能是:滴滴持續領先,個別大城市會出現一些競爭者,比如北京首汽、杭州曹操、上海上汽等,但是總體來說仍然是滴滴領跑。
我認為政府在網約車這一塊仍然需要有一些更開明的管理措施。
從目前來看,各地交通委有一些措施是非常莫名其妙的,比方說一定要求本地牌,或者是一定要求本地戶籍司機。我們在其他領域,一般的用工并不會特別強調必須是本地戶籍,而且本地戶籍和安全性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因果關系。
強調了本地牌、本地戶籍司機以后,就會使得供給大幅受限,而出行市場里的專車模式是講規模的,規模不到一定的份上是不可能掙錢的,當供給大幅受限,用戶體驗就不好,專車公司就很難去掙錢,專車的費用就會非常高。